第176章 揣摩(1 / 5)

“周国必然派来援兵,您只要抵达闻喜县,兵临龙头城下,就不愁没有与周军野战的机会,对周人而言,他们也急需一场胜利来挽回颓势。”

不论是天王党还是晋公派,也都需要一场胜利固化自己的地位。

“如此一来,龙头一战的决胜关键,就不在于攻打城池,而是如何引诱并歼灭来援的周军,这才是您需要考虑的。”

“若您与周军交战并取得胜利,应当根据不同的战果选择对策,如果只是小胜,敌军必然存有士气与战意,可以继续引诱,直到完全歼灭或俘虏他们。”

“若是敌军败但主力未损,失去正面交战的勇气,则会遁入龙头城,据柏壁以及各路关隘据守,这种情况就不能强取,当以曲沃为核心建立防御,消耗他们的粮草和物资。”

“若是敌军大败、惨败,就可以重用您攻打曲沃的战法,或者更残忍一些,人为的制造瘟疫,让他们认为无法久守,弃城而去。”

“夺取闻喜后,就可以继续往稷山推进,在玉壁附近筑城相持,将汾水以北连成一片,攻取玉壁,就近在眼前了。”

高殷微微侧目,这个姚统,猜到他要竖立要塞,一开口就说当行霸道,之后的献策也可以说是坦诚之言,没有一丝道德,完全站在高殷这边进行推演与对策。

由此,他更相信姚统了,这种人就是很典型的“择主贤臣”,头脑清醒、没有忠诚可言,只看君上是否能满足他的愿望。

可以的话,他们就会全心全力地贡献智慧,只要还没爬上顶端,就不会砍断手中的枝叶,若是认为君主还有潜力,也不会背叛或者隐瞒。

因为君主最重要的才能就是气度和眼界,只要具有这两样才能,就能降低君臣之间的信任成本,从而更高效地运转权力,正面例子是刘备与诸葛亮,反面典型就是李隆基和王忠嗣。

而当君主的素质与智慧下降之时,他们也会毫无包袱地背叛,没有一丝犹豫,多留恋一秒都是对自己人生哲学的亵渎。

没有实力的霸者只是小丑,被推翻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驾驭这样的人,就像骑乘一匹恶马,骑手既会恐惧被它掀翻,又对控制住它而感到得意。

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