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安抚(1 / 6)

加入书签

天策府相当于原大都督府与京畿府的兵马的整合体,其上将更是把这些兵马完全掌握,可以说除了禁卫军以外的邺城军队,全在高长恭的掌控之中。

五兵尚书则管理着各郡督军的委任状,京畿的全部丁夫名册,士兵的人事户籍都在他手中,虽然说高长恭懂点规矩就不应该伸手去亲自过问,但关键时刻,他也是有着指挥权的。

河北道大行台那更是接近于司州牧的地位,相当于邺都也在他的统管之下,原先高殷作为太子,大都督实际上就有着这方面的职权,如今他已经成为至尊,那么相应的就空出来这部分职能,高殷如今又给新的天策府补了回去。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高长恭就有了在邺都造反的本钱,只要摆平了晋阳兵和禁卫,他就是下一个皇帝。

因此众臣闻言,瞠目结舌,作为主角的高长恭更是呆愣住了。

等他回神,抬起头来,双目已经被泪水迷湿:“臣……必效百死之力!”

即便是高长恭,也曾让高殷犹豫良久。

到底要不要相信他呢?权力会腐蚀人,谁知道高长恭得到这样的权力,会做出什么事?

不过还是那个道理,高殷是国家的皇帝,国家却不能只有他来治理,适当地分权也是必要的,不然皇帝也不用弄什么六部尚书、尚书中书,直接自己一个人把活干完就行了,需要百官做甚。

朱元璋就把丞相废了,但后面的内阁大学士们,不就死灰复燃了?

既然要人干活,就要给够工资和权限,这是用人的真理。

不是称帝就能得到人们的支持,而是得到支持的人才是皇帝,虽然高殷已经登基,但可以信赖的人手严重不足,麾下诸臣只是顺着高洋的余威在本能地顺从,并不代表高殷的位置就很稳当。

大齐帝国正处在一个更换头颅的阶段,这个时候不能乱动,不能让其他人发现头颅和身体的链接还不紧密,否则就会被看出虚弱,进而让人产生野心。

而忠心的部下,就是连接双方的针线。

如果高殷有着一批忠心耿耿的大将,那自然是好的,也不用让高长恭得到如此巨大的权力。

可他的麾下有资格承接这份重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