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甚至于在旧魏一朝,文官不一定都是清官,但武官全部都是浊官!
当初高欢去洛阳述职,回家就变卖家产,说是看见了羽林军哗变,焚烧征西将军张彝的宅子,朝廷怕武人作乱而不敢问,“为政若此,事可知也。财物岂可常守邪?”,由此开始积极备战魏末乱局,“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
而这个事情的矛盾爆发点便在于张彝的次子张仲瑀“上封事,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简单来说就是重新制定选官流程,“且不要让武将们进入清品高官的行列”。
这直接引发了禁卫武官们的不满,几将率领千人,先是去尚书省抓张彝的长子张始均,结果没抓到,便直接去张家放火烧宅子,张始均、张仲瑀翻墙逃跑,武官们就抓住张彝暴打,张始均逃回来请求代替父亲受罪,于是被殴打后丢入火里活活烧死,而后张彝两日后去世。
结果北魏对这件事的处理,也仅仅是杀死了为首八人,其他的就用大赦放过了,武官也可以按资格入选清官,这件事对北魏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明示了北魏朝廷的虚弱,直接催化了一批野心勃勃的权谋家。
这也是每个朝廷的两难之题:若断绝上升通道,则下层不满,轻则抗议,重则造反;可若开放通道,先不说士族是否愿意,也许若干年后,皇帝会被一个猛人速通,进而改换大王旗。
说到底,皇帝之所以是皇帝,是受到了诸多利益集团的支持,是他们的代言人,而不是成为了皇帝,就自动有了这些支持,真正的支持需要皇帝自己去争取。
齐国虽然新创,但制度承袭北魏,能做的改革很多,可以得罪的人更多,如何才能尽量得罪少数人、用这些代价笼络住大多数,则看高殷自己的政治智慧。
就目前而言,高殷觉得拉拢这批寒门浊官是值得的,一如不给武官上升通道,他们就敢冲击将军府邸一样,虽然现在武官们不敢如此,也不必如此,但高殷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制,他一死,事情就会开始变化了。
“故此自今日始,如州主簿、郡功曹之流,亦由朝廷下旨敕用之。”
这一道命令,便是针对各地州郡的辟召,限制士族们的力量。
汉朝的地方州郡长官有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