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军火商(3 / 5)
出身,朝中累官升至今日,却为何只得得到岳父这个‘平庸无奇’的评价?”秦刚听到李格非提到了黄裳,便想多问几句。此时,李清照见他俩聊得甚多,便也走了进来为他们添加茶水。
“黄冕仲素有文采,入朝后做的大多都是经史阁馆的官职,极少弹劾、亦无举荐,也是说明了他的治政才能非常平庸。其实他能来青州,也是因为当年他的亲家曾布担任宰相之后,原本想提携他,却被他拒绝并上书请求外放以示避嫌。皇帝也是看在他的正直无私,才给了这样的一个重要职位。”
一旁过来倒茶水的李清照在听到他们讨论黄裳,便从另一个角度插上话来:“黄冕仲做官怎么样,我倒不好说。但他写的诗词,早年还能算得上词风清淡雅正、骨力坚劲,只可惜后来开始信了道家玄秘之学,不仅醉心于修道之事,而且在他的诗词中,也开始过度追求这种玄秘之语的映射。看得出,他是推崇道家的那套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要想让他能够治乱安境,那可真是缘木求鱼了!”
“清娘说得没错,上一任的知青州兼安抚使王岩夫,是拖着风烛残年的身体死在了任上。黄冕仲来青州时,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衙门,都积攒了大量的陈年积案等待处理。可是他到任之后,却坚持要求萧规曹随,拖延应付,一直和属下讲着‘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这军队腐败视而不见,地方民变听之任之。偶尔遇到一两个地方的土匪在山上自己断了粮,主动跑下山投降的事,他便兴致勃勃地将此视为自己‘无为仁政’的成绩与结果。”
“哦!这样说来,京东东路的这一切也就说得通了。”秦刚确实发现,在京东东路这里,各个州县衙门之间的合作几乎都不存在。大家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匪乱最好不要发生自己这里,发生了能跑到其他地方最好,赖在了自己这,也就只能自己扛,别指望有人会来帮忙。向帅司发了求援信,官兵能不能来,都得拼人品看运气。
当然,最终的焦点还是在官兵拉垮与无能。就算是禁军的战斗力也看不出比厢军强在哪里,甚至区别会表现在逃跑与投降的速度会快几分。
流求特勤房的人员非常专业,他们自然很快就总结出了京东东路这里的实际情况,除了怂恿与支持各地的缙绅成立保乡会并控制民变武装以外,更是化身为军火商,大力推销来自于流求的各种新型武器:
“您看,这种手弩小巧灵活,尺寸远远小于官府禁止的神臂弩,它的射程也低于一百五十步,装备咱们保乡兵,不必被人指责是谋反。但是它在一百步之内,可以力透薄甲。而且配有专门的上弦机,普通家丁以及佃农,学个两三天就可操作,五十步内穿杨,只卖您十贯!而且最近我们搞促销,每十张手弩赠送一只上弦机。箭只长期足量供应,普通箭每百枝只卖五贯,破甲箭每百枝只卖十贯!”
保乡会的缙绅亲自试用了这种手弩,它使用的是北方人从未见过的南洋硬木弩身,小巧的弩弓身,的确没有了官府禁物的特征,它的射程虽然低于神臂弩,却远胜于普通乡弓,而且配上专门的破甲箭,简直就是专门为对付装甲官兵的克制利器。
“官府禁止我们使用甲胄,列出来的都只是有铁甲以及纸甲,但是我们这里有一种全新的棉甲,完全不受大宋律法的禁止。它用一种特殊的棉质布料做成,并在内部衬有薄铁片,外表穿起来与普通布袍无异,但是却能挡住寻常弓箭、还能抗刀砍枪刺,最适合咱们的保乡兵装备,每套只卖二十贯!”
流求引种了棉花,受地方气候的影响,虽然产量不大,品质也一般,但是用其经过锤打制成棉片却是上好的棉甲材料。
面对这些贴心的攻防利器,又能完美地规避当前律令,昌邑保乡会的领头缙绅大手一挥:“其他人等我问了再说,我这里先出订金一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