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军火商(4 / 5)

加入书签

贯,订手弩三百张,棉甲一百套,普通箭十万枝、破甲箭一万枝!余额到货后付清,如何?”

“刘会长如此爽气,您是第一个订货的,再多送您手弩五十张、棉甲二十套、普通箭两万枝,破甲箭一千枝。但是其他人再订货,同样的优惠只能给到一半了!”

这昌邑是在青州以东潍州下的一个县治,境内有大片的沿海滩涂,所以集聚了大量的盐民以及盐商。大宋虽然实行严格的官盐专售政策,但在像昌邑这样的产盐区还是会有些宽松的地方政策,以便让盐民谋生、也让盐商发点小财。

但是,蔡京推出了新的盐钞制度,要求各地的盐商都必须去京城购买价格不菲的盐钞,然后凭借盐钞回到产地兑换食盐,再自行运出销售。如果只是给盐商增加这笔盐钞的成本也就算了,盐商可以再压一压盐民的工钱,也能挣上钱。

却没想到,蔡京的后手是动不动就推出新版盐钞,然后限制旧版使用、在兑新版时另缴手续费,不兑的话就会作废。这样一来,盐商被迫不断购买新钞,而陷入恶性循环,大量盐钞贬值甚至变成废纸,各地中小盐商纷纷倾家荡产,在昌邑县尤为突出,活不下去的小盐商、盐头们就带着盐民揭竿而起了。

昌邑县距离青州不远,帅司便在第一时间要求最近的禁军前去剿匪。禁军过去后就向县衙提出了高额的开拔费与补饷要求,县衙为了保命,在尽数答应反手则摊给了当地大盐商。

大盐商也不傻,你没钱,还叫我花钱去打那些以从前以及以后都可能会跟我在一起的人?再加上流求人前来游说,索性宣布站在盐民这一边,并成立了昌邑保乡会,开始出人出钱,先行攻入了昌邑县城。

在流求人的策划下,知县被他们强行选为傀儡会长,原来的刘会长做了掌事副会长,把保乡会的“忠君保乡”大旗举得更高。

此时的青州禁军非常生气,下定了决心在没有拿到开拔费的情况下继续出兵。

“兄弟们,昌邑县被叛乱的盐民占领了,这就成了乱民的东西。而我们身为皇宋禁军,只要攻进县城里,那么,府库里的粮食、盐商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全县城所有的东西,就都是我们的啦!”

“攻进昌邑城!抢银子抢女人!”

“抢银子抢女人!”

就在这支势在必得的禁军闹哄哄地向昌邑县进军的时候,流求人已经运来了刘会长他们订购的新式武器,并高效地辅导教习保乡兵们操作。同时还热情邀请了其他几个县的保乡会代表,组成了一个军事观察团,来到昌邑县城考察流求新式武备的战斗效果。

三天后,一营禁军闹哄哄地开到了城下。他们此行创下了一个纪录——没有开拔费还能坚持行军到此,完全是军官们声称这次攻入县城可以任由他们抢劫库仓而支撑。为此,一路之上也是全靠沿途抢劫百姓保证补给,甚至还带上了一些为了攻城准备的云梯。

昌邑保乡兵也没闲着,经装备与学习操作新武器花不了一定的时间,他们还齐心协力地在城墙前方也挖出了好几道防守壕沟,而这些壕沟的确在禁军们开始了攻城后,消耗掉了他们大半的精力。

禁军还是多少懂些攻城的战术,他们在扛着云梯接近城墙时,也安排了弩手不断地发射,用以压制城头的反击。

指导作战的流求人担心护乡兵的射击准度训练不够,一直让他们躲在城头树起的木板盾牌之后,不作反击。不过当偶尔有抛射的箭只射中他们后,发现都射不穿他们新穿的棉甲,这便开始让护乡兵们越来越有信心了。

攻城的禁军一度士气高涨,气喘吁吁地翻过几道壕沟再扛着云梯来到城墙下方时,后面的弩手担心误伤自己人,便停止了射击。

这时,城头开始下令开始反击,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