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雪沉汴河·血泪同谋(1 / 3)

加入书签

上京城在暗流涌动中迎来了又一个清晨。阳光刺破云层,却驱不散笼罩在大理寺上空的沉重阴霾。穆之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将麾下精干力量分成数路,刺向汴河码头、教坊司的幽深后院以及尘封在民间角落的记忆碎片。

醉月楼在晨曦中褪去了夜晚的浮华,显露出几分疲惫的慵懒。赵铁山带着两名便装捕快,以“盘查昨夜治安”为由,巧妙地避开了鸨母的殷勤,在楼中几位老资格的仆役和相熟的清倌人处旁敲侧击。

一位年长的浆洗婆子,一边搓着衣物,一边低声絮叨:“苏姑娘啊…那是个顶顶不一样的姑娘!模样是没得挑,琴棋书画样样拔尖儿,可那性子…清冷得很!不像咱们这地方的人,倒像是落了难的凤凰…眼里总带着股说不出的愁和倔…”

一个曾伺候过苏沐清的丫鬟回忆道:“她…好像总在打听什么…有时会问起汴河码头的事儿…问得可细了…哪家货栈大,哪家船队跑得远…还…还问过九年前那场沉船的事儿…问得小心翼翼的…”

一位与苏沐清交好的清倌人,在赵铁山隐晦的询问下,犹豫片刻,低声道:“苏姐姐…确实与一位官人走得近些…那位官人姓周…出手阔绰,谈吐不凡…似乎在户部有些门路…苏姐姐在他面前话会多些…但具体说什么…我就不清楚了…只是…有几次苏姐姐见过他后…眼神都特别亮…又带着点说不清的决绝…”

赵铁山心头一震!这与之前锦绣阁赵员外提到的“周姓贵客”高度吻合!此人,是串联苏沐清与九年前沉船案的关键人物!

汴河码头西区,仓库依旧喧嚣。林远找到了与陈晓旭同住通铺的张老三,在码头附近一个简陋的茶摊坐下。几杯浊酒下肚,张老三浑浊的老眼泛起了泪光。

“晓旭这孩子…命苦啊!”他抹了把脸,“他娘带着他流落到这儿…没几年就病死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性子闷,但干活从不偷懒…就是…就是…”他压低了声音,“有回他喝多了…抱着我哭…哭得那个惨啊…说他爹是冤枉的!是被人害死的!还…还说什么‘船…不是那样沉的’…我当时只当他是醉话…没往心里去…现在想想…唉…”

“船不是那样沉的…”林远咀嚼着这句话,心中疑云更重。这与卷宗记载的“风浪沉船”截然相反!陈晓旭,作为陈默克之子,很可能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大理寺验毒房内,灯火通明。婉儿正对着琉璃灯,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两项关键证物的比对分析。

第一项:粗布碎片。

从苏沐清紧握的掌心中取出的深褐色粗布碎片,被置于高倍水晶镜下。婉儿用特制药水清洗、分离纤维,仔细比对纹理、密度、染色剂成分…最终确认:此布料为汴河码头船工常见的工服用料!质地、磨损程度、沾染的桐油鱼腥味均与陈晓旭日常所穿衣物高度一致!这几乎可以断定,碎片来自陈晓旭身上!

第二项:丝线碎屑。

从陈晓旭指甲缝深处提取的几缕深紫色丝线碎屑,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丝线极其纤细,光泽温润内敛,在强光下折射出细腻的七彩光晕。婉儿用最精密的镊子分离单根丝线,测量其直径、捻度,滴加显色剂…结果令人心惊:此丝线为最上等的湖州双宫捻丝!质地、光泽、染色工艺皆为贡品级!绝非民间流通之物!更非陈晓旭这等船工所能拥有!这丝线,只可能来自那位与苏沐清交好的周姓官人!

与此同时,穆之正对着陈晓旭留下的那本“码头琐事”册子凝神苦思。册子中间几页,那些诡异的日期、地点、时间符号旁边,有几处看似随意的涂鸦线条。穆之起初以为是污渍或无聊的划痕,但当他用特制的显影药水小心涂抹后,那些线条清晰地显现出来!

那并非涂鸦!

而是几幅极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