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心火长明(1 / 3)
深秋的寒意悄然爬上上京城的屋檐墙角。汴河魅影的惊涛骇浪虽已平息,但一场来自百里之外长平县的洪水,裹挟着绝望与泥泞,冲垮了堤坝,也冲开了上京的城门。数以万计的灾民如同被洪水驱赶的蚁群,涌入这座繁华帝都,在街角巷尾、城墙根下蜷缩,哀鸿遍野。
卿月郡主府·粥棚药棚
往日清幽雅致的卿月郡主府,此刻卸下了高门深院的清冷。府门外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两座简陋却整洁的棚子。
一座是粥棚。热气腾腾的大铁锅下柴火熊熊,翻滚着浓稠的米粥,散发着粮食朴实的香气。阿月一身素净的月白襦裙,未施粉黛,乌发间缠绕的几缕银丝在忙碌中微微晃动。她亲自站在锅边,挽着袖子,用长柄木勺搅动着滚烫的粥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清冷的脸庞在火光映照下,少了几分病弱,多了几分坚韧与专注。阿阮则在一旁,手脚麻利地将一碗碗盛好的热粥,小心翼翼地递到排着长队的灾民手中。她小脸通红,声音清脆地安抚着哭泣的孩子,搀扶着颤巍巍的老人。
“大娘,小心烫!慢点喝!”
“小弟弟,别哭,喝了粥就不饿了!给,拿好!”
阿月偶尔抬眼,看着眼前一张张因饥饿和恐惧而麻木憔悴的脸庞,清冷的眸中闪过一丝深切的悲悯。她搅动粥锅的手,更加用力了几分。
另一座是药棚。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草苦涩气息。婉儿穿着一身素净的白袍,神情专注而肃穆,如同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她面前的小案上,摆放着各种药材、银针、药罐。她正仔细地为一位咳嗽不止的老妇人诊脉,低声询问着症状,随即熟练地抓药、包好,耐心地叮嘱着煎服之法。陆羽柔则在她身侧,如同一只忙碌的蝴蝶,帮忙维持秩序,分发预防风寒的草药包,用她明媚的嗓音安抚着焦虑的病患。
“老人家,这是祛寒的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一次,记住了吗?”
“这位大哥,这是预防疫病的草药包,挂在屋里,或是煮水熏蒸都行!”
“别挤别挤!大家排好队!都有份!”
陆羽柔的桃花眼中少了往日的慵懒妩媚,多了几分认真与关切。她看着婉儿专注的侧脸,看着那些病患眼中燃起的微弱希望,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充实与暖意。
夕阳的余晖将粥棚与药棚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粥香与药香混合在一起,在这片弥漫着绝望气息的帝都一角,顽强地散发着生的希望。
静雪轩深处·祠堂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郡主府渐渐安静下来。穆之今日特意早早放衙,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书房处理公务,而是径直走向了静雪轩深处一间僻静的厢房——那里,供奉着两个人的灵位。
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昏暗,唯有供桌上两盏长明灯,散发着幽微而温暖的光芒。烛火摇曳,映照着两块乌木灵牌上,那两个刻骨铭心的名字:
恩师 慕云生 之位
挚友 东野轩 之位
今日是他们的三周年忌日。
婉儿已经先一步到了。她换下了白日义诊的白袍,穿着一身素净的青色衣裙,静静地跪在蒲团上。她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单薄,肩膀微微耸动。她手中紧紧握着一柄通体幽蓝、寒气逼人的短匕!那是由东野轩的青霜刀残片重铸而成的青霜匕!
穆之放轻脚步,走到婉儿身边,默默地在另一个蒲团上跪下。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三炷香,在烛火上点燃,恭敬地插入香炉。袅袅青烟升起,模糊了灵牌上的字迹,也模糊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惨烈过往。
三年前,那场南疆大战,惊天阴谋!
师父慕云生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