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献计策(1 / 2)

加入书签

周冠见他似乎心中已有主意,连忙问道:“左郎中,你既是武职,又通排兵布阵,想来应当有所见地。”

宋钰便顺水推舟地说道:“我军如今近窥睢阳,吴楚两军的虚实已被诸位掌握得差不多了,依下官看来,欲破睢阳困境,不是没有好的计策的。”

“哦?还有这样的计策啊?”周冠面露喜色,其他将领们也纷纷竖起了耳朵,认真聆听道,“你快讲讲吧!”

“依探子回报所闻,吴国的士兵颇为精锐,若我军一味与其抗争,也很难与其相抗衡。而楚兵们性子多轻率浮躁,恐怕不会能坚持打持久战役很久了。”

周冠赞同地点了点头。

宋钰接着阐述道:“如今,我替大将军想了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先不理会睢阳的惨状,使得大军急速向东北方向进口,以此扼住吴楚叛军的后背,并且在不远外的昌邑处驻扎好营垒以此坚守。”

“昌邑?如此布局又是何意呢?”一个大胡子的高级将领赶忙追问道。

“吴王若见我军避开逃走,任凭梁地驻军独自面对叛军西进的压力,他就一定会命精锐部队更加猛烈地攻击睢阳,以便早点夺取荥阳。而我军只需假装成避走援齐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昌邑屯地驻扎,挖深沟,堆高垒,养好兵马再及时进行操练,同时派出一小个轻兵队伍,跑到叛军的背后,直接断了粮草。”

顿了顿,宋钰继续讲述:“如此,下官敢说,只需小半月的时间,吴楚叛军定会疲惫不堪,然而此时他们的粮草约莫已是用尽了。届时,以将军的军队士气,当是所向披靡的,用这样强盛的军队攻击饥饿又困倦的叛军,破吴又有何难?”

“好!好!好!左郎中不愧是武试第二,真是好计谋!”周冠作为身经百战的名将,自然一下子就听懂了此等计策的奥妙之处,不由鼓掌称赞道。

诸位将领也终于收起了轻视的心态,开始认真打量起这个从未行军打过仗的挂名左郎中了。

见计策被认可,宋钰也十分谦逊,连忙应声道:“下官未敢忘记圣人的训导,‘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方才所言,下官定当竭力为之!”

这便是他想要亲自领兵先锋突袭的请命了。

“下官蒙图也恳请领兵突袭!”方才那个询问的大胡子将领见着叛军嚣张的气焰,也早已经按捺不住。

“下官请命!”

“还有我!”

…………

“好!”见着众人都是慷慨激昂之貌,周冠也不由豪情满怀,沉吟片刻,便做出了安排,“左郎中与蒙将军负责截获粮草,其余人皆与本帅一起襄助睢阳,共剿吴楚叛贼!”

既做出了安排,很快众人便回了军队大本营处,准备点兵列队。

只见大帅周冠振衣而起,站在大本营的高台上,拂袖对立下众人说道:“本帅早年曾在云林山,从师研习兵法。吾师擅长尾筝,其声激**悦耳,如同云林山上千尺的瀑布一样,本帅也稍有习得,如今奉上一曲,为诸公壮行!”

说完,他便命左右抬上一架尾筝,收敛好气息就安然坐下了,当周冠开始挥手弹奏,果然那尾筝就发出了阵阵如同瀑布飞流而下打在石头上激蹦出的巨大水花声。

众位将领及台下的数万名士兵闻之顿觉鼓舞,俨然有血脉喷张之态。

宋钰更是拔出随身的一把利剑,随着筝声舞之蹈之,就连他的口中都伴有铿锵有力的怒吼声。

满座的将士们看了听了,都忍不住击掌叫好,心中更是升起一派豪壮之气。

三日后,周冠带领部下二十万精兵,偃旗息鼓,一夜之间拔营,顺着小道快速行军,避开了吴楚叛军,直接就往睢阳北部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