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造纸术(1 / 3)

加入书签

刘沂这头,自然是不知道宫中的诡异波澜的,她还在欢欢喜喜地忙和着《西游记》大规模出书、成画册一事呢!

不过想要印刷书籍,首先要解决的是纸张问题。毕竟,刘沂总不能贴着本钱去出书吧,光是纸张可就是一笔大费用!

几千年前,人们把祭祀有关的文字写在龟壳上,这便是甲骨文;一千年前,人类发明了竹简,这就使得文字得以广泛传播。

据她了解,在大梁如今这个时代,纸虽出现了,但是好一点的纸张造价很是昂贵,通常只有贵族才用得起,上好的白纸更是千金难求!

那普通学子们用的什么纸呢?在如今的生产力水平,他们大多是利用树皮造纸,不过一棵大树,通常也只有一小片能割下来造纸,因此穷苦家的孩子们做起来也甚是麻烦。

条件稍微丰厚些的家庭往往会选择竹纸,毕竟竹子的所有部位都可以用的来造纸。但是想要造一张竹纸,也不是那么的容易,需得经过一百天的杀青,十天的蒸煮,然后才可以进行打浆、抄纸,整套工艺流程繁琐不说,还要消耗大量木材进行加热。

真是复杂!在刘沂知道之后,第一个感慨就是如此。

随即,她又不禁想到,纸张是个能推广教育的好东西,若自己能造出更为简单好用的纸,想来大梁又能多出一些天资聪颖的读书人了。

饱读诗书的刘沂知道,麻纸产生于西汉,最初应该是由麻布、织布的边角料制作的,弄成浆糊状再晒干即可,到蔡伦改进后材料才慢慢多样化,可其中的工艺细节她作为一个文科生就一问三不知了。

本着最原始的大概也是最简单的想法。刘沂兴致勃勃地召集一干人等,决定先让工匠们做麻纸试试手。

当然了,早在招人之前,她一早就把自己的一些微末想法同钱多多说了个干净,钱多多不愧是个机灵人,他知道此事非同寻常也没多问什么,只是默默地将刘沂说的麻纸原理记录下来,并将其提前告知了他找来的工匠们。

那些工匠听了也很是高兴,先前被刘沂从泉林山庄带回长安的人,有一些因着技艺出众或是独得创新,已经被提拔当小组长或是管事了。那待遇可比普通工匠好了不少,因此,好些工匠出身的管事已经从泉林山庄把家中的妻儿老小接了来,还在长安城西边买了一个小房子,打算专心致志地继续替长公主效命!

剩下没被提拔的人,也没几个是手艺太差的,有着这样好的生活当奔头,谁不想更进一步啊?

于是,还没听到钱多多提的这个新业务的具体方向内容,好多普通工匠或是不太忙的组长管事就连忙就报上了名。

待他们后续知道长公主殿下是要准备弄个麻纸,心就更放进了肚子里了,竹纸都能做得,何况材料细腻柔软的麻纸呢?

于是,他们越发起了干劲,根据刘沂分发的源源不断的材料,不断地调制着。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实验和无数次失败后,众位工匠们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工序。

刘沂得到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是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急匆匆地就赶了过来。毕竟,没有谁更比她知道这麻纸的重大意义了!这可是能写入史书教材中的伟大创举啊!

待她一进入工坊后,忙得满头大汗的钱多多立刻跑过来相迎,同时向刘沂汇报起了具体的工序。

“按照殿下您说过的,小人们将各处搜集来的边角料破布、麻绳、旧鱼网等浸湿、捣碎,再加石灰水后蒸煮,待冷却后舂捣成烂泥状,更与水配成浆液,用竹帘模具将纸浆捞起。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浆膜,随后在日光下晒干即可……”

经过一个月的研究,从陌生到熟悉,钱多多每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