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论私盐(2 / 2)

加入书签

钱五分的锐率,就算按一分银一斤的价格出售,都能卖三两银子。这中间有一两六钱五的差价,就算中间还有运输分销等环节,可这利润也是极为惊人的。 一斤上等猪肉不过两分银子,一斤官盐却卖一分银,甚至有时卖到六分银,相当于三斤猪肉价,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润。但实际上,这盐并没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谓官盐,私盐,只是有没有纳了税的专卖盐。

卖盐如此大利润,当然人人眼红。可因为这窝单的垄断性,导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法得到食盐运销权,因此人们便铤而走险,直接卖私盐。更何况,这些盐商还经常拿着盐引夹带私盐,直接从灶户手里收盐,成本更低,还漏税,因此,即便是大梁中央朝廷颁布了数道严厉至极的法律,还是有人愿意以身犯险,也由此,沿海一带不少人发了,权贵们发了,盐商们更是发了,一股新的政治加经济的力量强势崛起,真乃富可敌国!这也是昔日的吴楚两王有胆量、有资本敢跟梁景帝叫板的原因之一。

宋钰感慨道:“若论这查处私盐,从前也未必都不是不查的!两淮盐场的盐区虽泛滥,但过去论罪的都是那些底层的穷苦人罢了,既有肩挑背扛的小盐贩子,也有那些车载船拉的大盐贩,当然还有许多大一些的暗地里往其它盐商的区域售银的盐商,只是多半是隔靴搔痒的了,宜儿,你知道的,做做样子罢了。”

刘沂点点头,她身为公主,所以穿书后疾苦吃得少了许多许多,但由于她常与平民百姓打交道的特殊性,也是对宋钰所说的有所耳闻的。

她想起史书上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其实,从古至今,不论哪个朝代,说到底,官盐成本高而私盐成本低,主要还是因为官盐经营方式僵化而私盐经营方式灵活,且朝廷划分盐界使得市场人为分割。正常的官盐运销体系被破坏,私盐因此能取而代之,大行其道,尤其是盐禁的松驰使得大批人敢于加入贩私盐的队伍,而盐政官吏的徇私枉法又纵容甚至参与到了贩私的活动,朝廷根本无法治理私盐。

因此相关联的盐商们(无论官盐还是私盐)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要么就大量夹带私盐,因此偷税漏税。要么就也自己贩私盐,销往其它盐商的专卖区域。再要么,就是建立起自己的私人武装,自己出力打击私盐贩子。

这三者,偏偏都是一心要谋求中央集权的梁景帝所不能容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