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百四十章一代天子一代臣(国庆节加更)(2 / 6)

加入书签

;而除了现银,今日重山钱庄还收到了将近十六万两的大通钱庄的银票。

    也就是说今日重山钱庄入账八十四万两!

    看起来挺多,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因为杨正山的暗箱操作。

    钱庄正常的业务其实只有五万两左右,其中包含三万两的存款以及两万两左右的银票兑换。

    至于其他的,都是玻璃生意带来的。

    以后玻璃生意依然是钱庄银票业务最有力的支撑,但绝对不会像今天这般火爆。

    反之,钱庄的存款业务和零碎的银票业务可能会不断增加。

    正如杨正山所料,随后几天,钱庄每日的银票兑换业务在不断的降低,第二天银票兑换只有不到二十万两,包含用大通钱庄的银票兑换重山钱庄的银票。

    第三天只有十八万,第四天只有十五万,到最后稳定在十万上下。

    而同时钱庄的存款业务在不断的增加,第二天跌到两万两,但是第三天就又达到了三万两,之后每天以将近五千两的增幅不断增加,直至十天后,日存款额达到了巅峰,一天就有八万两存款。

    然后每天的存款额开始下降,最终在一个月后稳定在每日万两银子左右。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前期都是城内的将士在钱庄内存钱。

    重山镇属于特殊的军事经济,大部分商业行为都是围绕的军队开展的,就连钱庄也不例外。

    简单来理解就是镇标五营的将士就是重山关的中产阶级,他们的饷银远超普通的农户和军户,同样他们拥有的钱财也是普通农户和军户无法相比的。

    因此镇标五营的将士们就成为了钱庄的主要客户之一。

    除了将士们外,钱庄的其他客户主要还是以商户为主,至于普通的军户和农户,很少有余钱存到钱庄中。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重山钱庄就吸纳了三百多万的银钱,虽然这一笔银钱,杨正山无法全部征用,但他借用一半还是没有问题。

    他已经为总兵府借用重山钱庄的银钱做出了规定,首先借用的银钱数量不能超过钱庄银库存银的六成,其次总兵府借用钱庄的银钱需要付利息,年利五厘,高出在钱庄存款利息两个点。

    最后除了总兵府外,任何衙门不得从重山钱庄借用银钱。

    说到底,杨正山就是将钱庄当成一个借钱的地方,无论是吸纳存款还是兑换银票,钱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总兵府服务的。

    而之所以要让总兵府给钱庄付利息,是为了防止钱庄入不敷出,毕竟目前重山钱庄没有任何可以盈利的地方,反而还要支付储户的利息。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