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开会,怒斥技术科,攻坚小组的到来(2 / 6)

加入书签

车间的老师傅或骨干技术员,给孩子们讲讲机床是怎么造出来的,枪械零件为什么需要那么高的精度,罐头厂的一条生产线需要多少人协作……

内容要通俗易懂,讲故事为主,核心是让他们理解‘工业’是什么,‘精密’意味着什么,‘协作’有多重要。

雪茹,销售科也可以讲讲我们民品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为国家挣外汇,让他们明白‘国家’和‘生产’的联系。”他看向陈雪茹。

陈雪茹点头应是。

“在严格监护下,让孩子们轮流去相对安全的车间参观,甚至参与最简单的、无危险的辅助工序。目的是让他们亲眼看看、亲手摸摸‘生产’的脉搏,理解‘劳动’的价值和‘纪律’在生产中的体现。慧兰,后勤处协调好场地、时间和安全防护。”他看向周慧兰。

周慧兰也同样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不是培养技术工人,是给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懂得尊重劳动,理解秩序,珍惜我们亲手建设起来的一切。未来若有风雨,我希望他们能成为守护者,而非破坏者!”

众人全部点点头,眼中都闪烁着认同的光芒。

石毅说完这件事情,又转头看向陈工:“老陈,你肩上的担子不轻。新机床调试、55式卡壳率、猛士高原适应性问题,虽然都已经解决了。但是,”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脸色很是严肃,“像这种问题就不应该出现,不管是新机床还是枪械以及猛士车,从每一个配件到整体所使用的知识理论,我是不是都给你们讲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陈工低下头,心里也明白是他们技术科出了问题,有些懈怠了。军衣厂发展的太快,新技术太多,让他们有些飘飘然了。

“这次我去出差,这是回来的早,要是一时半会回不来,军一厂是不是要停产?”石毅拉着脸问道。

陈工根本说不出话,一张老脸羞得通红。

“我们是军工厂,质量那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任何问题,不光是我们厂招牌的问题,这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技术科不能怠慢,不能懈怠。

这次是第一次,我暂且不追究,但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