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初步合作,快速发展(6 / 8)
起初只有寥寥几个胆大的孩子,后来看到确实能吃饱饭,还能识字,送孩子来读书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
民兵队伍扩充到了三十人,由李福担任队长。训练更加系统化,除了队列体能,石毅开始教授他们简单的战阵配合和侦察警戒技巧。
他用换来的生铁,请来的铁匠打造了十几柄结实的腰刀和长矛,虽然装备依旧简陋,但总算有了些样子。
石毅甚至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木制弩机,射程和精度虽远不如军用的强弩,但上手快,威力对付寻常毛贼绰绰有余,极大地提升了民兵的远程威慑力。
这支小小的武装力量,成为了维护县城治安、巡逻边境的骨干。
平安县,这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复苏着。
街上不再是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行人,而是多了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
孩童的读书声、工地上的号子声、盐场劳作的声响,交织成一曲生机勃勃的乐章。
这一日,石毅正在蒙学堂给孩子们讲解简单的算术,赵小乙兴冲冲地跑来禀报:“大人!大人!好消息!试验田里种的豆子,出苗了!虽然稀稀拉拉的,但真的活了!”
石毅心中一喜,立刻赶到试验田。果然,在那些经过初步冲洗、土壤还略显板结的田地里,嫩绿的豆苗顽强地钻出了地面,在白色的盐碱地上显得格外醒目。
虽然长势远不如肥沃土地,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证明盐碱地是可以被改良的,平安县的土地,并非毫无希望!
“好!太好了!”石毅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那柔弱的绿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比制盐成功更让他感到欣慰,因为这代表着根除穷困的真正希望。
然而,就在平安县一片欣欣向荣之际,遥远的州府官场,一些细微的波澜开始涌动。
江州府,知府衙门后院。
知府孙满禄是个年约五旬、身材微胖的官员,此刻正悠闲地品着茶,听着师爷的汇报。
“……东翁,……”师爷翻看着账册,面露难色,“依旧颗粒无收,县令石毅上的呈文,还是老一套,言称地瘠民贫,百姓流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