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0 张郎行善,韦氏买单(3 / 6)

加入书签

清楚的。他本身便资力雄厚,完全不需要借使官府的高利贷,但这本钱却不要不行,每岁都要足额上缴利钱。

    越是家资雄厚又没有背景的商贾,越是会被摊派公廨本钱,根本不管你有没有资金的需求。长安城中七十余司,每司都有本钱、都需要捉钱令史,官贷规模最大的时候,单单京中诸司捉钱令史便有千数人之多。

    如此暴利的行当,自然也会滋生出各种弊病。首先官府会任意摊派本钱,下发给这些捉钱令史的本钱往往会远远超过朝廷规定的数额,从而可以回收更多的利息。

    其次这些捉钱令史们也不会老老实实接受盘剥,他们虽然往往出身商贾,社会地位不高,但却有钱啊!人只要有钱,就有朋友、就有路子,就会拥有极大的暗箱操作空间。

    所以这些令史们往往会将这些官贷再次发放出去,发给那些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人,同样收取官贷的利息。而且他们还会将自己的私钱一起当作官本发放出去,同样按照官贷的标准来收取利息牟利。

    一名捉钱令史按照律令规定,可能只有五十贯的官本数额,但却往往会经手放贷出数百贯之多,较之最初的本钱膨胀数倍乃至十数倍,相应回收的利息同样也会是数倍乃至十数倍之多!

    所以朝廷虽然是在通过官贷收割富人,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这沉重的负担最终还是落在了贫苦的中下层民众身上。

    须知居住在长安城中的这些人,可不是分散在乡野间那些自耕农,他们做不到自给自足,必须要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得生存资源。

    就拿敦义坊那些贫寒之家来说,他们喝水都要十钱一桶,没有钱自然需要借贷,然后再通过佣工、佃种获取收入还债。

    也正是因为扰民过甚,公廨本钱才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