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未雨绸缪旅级指挥人员选拔与培养(2 / 3)
华对863旅的情况十分熟悉,我对386旅也较为了解,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任旅长的宝贵建议,共同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选拔培养方案。”
谭政委接着说道:“选拔人才固然重要,但培养过程同样关键。我们不仅要注重军事指挥能力的提升,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确保这些指挥人员具备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能带领部队为抗战事业奋勇前行。”
王大参谋长也补充道:“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需要创新,传统的公开考核方式可能会让被考核者有所保留或刻意表现,难以展现出真实水平。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更为隐蔽、自然的考核方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与深入分析,一份关于365师秘密提拔、精心打造各旅旅一级指挥人员的名单,终于摆到了战神师长的面前。
这份名单的诞生,凝聚了众人的智慧与心血,主要以陈振华和陈副师长的意见为主导。
陈振华对863旅的每一位指挥员现在都了如指掌,他见证了863旅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全过程,对旅内各级人员的能力、特点和潜力都有着深入的了解。
他深知哪些人具备成为优秀旅级指挥官的潜质,哪些人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因此,他的意见犹如定海神针,为名单的制定提供了关键且精准的依据。
而陈副师长,这位曾经的陈大旅长,在386旅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丰富的经验。他对386旅的人员结构、战斗风格以及潜在的指挥人才同样极为熟悉。
他凭借对386旅多年的领导经验和观察,为名单的完善贡献了不可或缺的见解。
当然,现任旅长倪志良在日常工作中与各级官兵密切接触,对他们的表现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认识。
他所提出的重要建议,也被充分融入到名单的制定过程中。众人综合多方因素,从众多候选人中进行了详尽且严格的筛选,力求选拔出最优秀、最能担当重任的旅级指挥人才。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选拔出的旅级指挥人才能够真正胜任未来的战斗指挥任务,他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全面、系统且严格的培训与指导方案。
这个方案涵盖了军事指挥、战术策略、思想政治、团队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考核考验。
然而,这些考核并非以传统的公开、明示的方式进行。战神师长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陈振华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建议,采取悄无声息的考核方式,并不向所有人公布考核的具体标准。
这样一来,能够让被考核者在毫无察觉的自然状态下充分发挥自身实力,展现出最真实的战斗力、指挥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在一次精心策划的实战模拟演练中,旅级指挥人员候选人被赋予了一项看似普通的作战任务。
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考核。演练设定在一片复杂的山地环境中,模拟了真实的战场场景,有狡猾的“敌人”、多变的地形以及各种突发状况。
候选人李明在接到任务后,迅速展开地图,仔细分析地形和“敌情”。他敏锐地察觉到“敌人”在山谷中的防御薄弱点,果断制定了迂回包抄的作战计划。
他有条不紊地指挥各小队行动,利用地形优势,成功避开“敌人”的正面火力,从侧翼发起突袭。
在战斗过程中,“敌人”突然增派援军,局势变得异常紧张。李明沉着冷静,迅速调整战术,命令一部分小队继续进攻,吸引“敌人”注意力,另一部分小队则绕到“敌人”后方,截断其退路。
最终,在他的出色指挥下,成功完成任务,歼灭了“敌人”。考核人员在暗中详细记录了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指挥,对他在面对复杂战场形势时的决策能力、指挥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