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浸润式光刻(3 / 4)
其气泡趋于稳定,只要能有迹可循,气泡的影响就不在是问题。”
此话一出,两人都眉头紧皱思索起来。
陈天也没打扰,好整以暇的坐在那里,他的任务在提出镜头中间加入水之后就已经基本完成了。
至于怎么去实现,陈天不懂,也不需要他懂,自然有“科学”人才来解决。
很多时候技术方面的突破和互联网创意类似,缺的是大胆异于常人的想法,技术方面反而是其次。
过了约莫十分钟......
林本坚沉声说道:“超纯去离子水。具有透光性好、纯净度高、性质稳定的特点,这种水不会污染光刻胶和镜头!”
“至于气泡问题,我暂时没想到解决方案。”
陈天自顾自鼓起了掌:“林教授十分钟就解决了一个难题,另一个难题我相信很快也能解决,甚至可能会出现的其它问题也会一一攻克。”
“陈总这个想法不是临时起意吧?”林本坚目光灼灼的看向陈天:“不然不会这么巧,普通人哪知道什么折射率、波长这些专业名词。”
“不错,”陈天大大方方的点了点头:“您是光学领域的大拿,我邀请您加入中芯,就是希望把这个项目交给您来完成。”
“相信我!这是能颠覆整个业界生态的技术突破。”陈天自信满满的说道。
“这项技术因为加入了水,我称之为湿刻法,也叫浸润式光刻。”
“湿刻...浸润式...”林本坚咀嚼着这两个半导体领域的新名词,脸色不断变化。
作为光学领域专家,林本坚很清楚“水”在光线中能够产生的作用。
抛开能不能实现不谈,陈天这个“异想天开”在光刻阶段加入水的想法,绝对是能够缩短光波的。
更短的光波就意外着更精密的刻度,意味着更小的制程技术。
如果真能解决镜头加入水后,面临的种种问题......
在当前全球光刻机制造商都在耗巨资埋头钻研157纳米光刻机研发的时候,自己如果能通过无处不在的水解决这一物理难题。
这些厂商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怎么办?
不跟进,只有死路一条,难怪陈天会说这是一项颠覆整个业界生态的技术突破。
不对!
林本坚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这些光刻机厂商不愿放弃前期在“干刻法”上的巨大投入,中芯该怎么办?
要知道,中芯使用的光刻机还是需要从这些厂商那采购。
就算中芯成功研制出了陈天所谓的“浸润式光刻”技术,那些厂商不配合,没有配套的“湿刻法”光刻机,中芯一样造不出芯片。
想到这儿,林本坚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陈总,我们并没有生产光刻机的能力,如果光刻机厂商不配合,我们这些投入会全部打水漂!”
“收购一家光刻机制造厂怎么样?”
陈天随口提议道:“只要有基础制造能力的小厂就行,不需要技术多么先进,反正我们也不准备在干刻领域死磕。”
林本坚还未说话,张如京接话道:“如果不追求技术的话,国内就有一些合适的小厂。”
“而且我收到消息,国家也意识到了光刻机的重要性,新的五年规划中将光刻机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相关技术积累和人才队伍正在泸市整合,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
“他们会同意把研发力量投入我们这异想天开的‘湿刻法’光刻机上吗?”陈天心里没底的问道。
这一听就是国企资源,对于他们能不能接受新鲜事务,陈天不报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