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雷君的成功秘诀(2 / 4)
心风投会不会认可这个数。
“我觉得融资其实……”雷君刚想接话,却被陈天抬手打断:
“让我再想想。”
雷君并不知道陈天还有什么渠道能弄到这么多外汇,但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没再出声打扰。
央行没有外汇可给,那国外的银行呢?
如果直接在美国的银行贷美元,根本就不存在外汇问题。
然而,美国银行业刚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大规模坏账,早已吸取教训。
此时几乎不可能再接受以互联网企业的资产作为质押来发放贷款。
说到底,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产品无非是一串代码,除了机房服务器,都是电脑、办公桌椅这些,根本没什么值钱的实物资产。
那么,股权质押呢?
这其中也存在问题。
银行毕竟不是风投,不会接受陈天提出的“偏高”估值。
他们往往倾向于大幅压低公司估值,尤其是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之后。
此时若想从美国银行获得24亿美元贷款,e很可能要质押超过一半的股权。
这还多亏了e背后站着陈天和他一手打造的“橙天系”,换作其他互联网公司,此刻根本别想从银行贷到一美元。
股权质押贷款无疑是一场豪赌。
一旦e发生贷款逾期,所质押的股份就将落入银行手中,他们有权进行随意处置转让。
真到了那一步,就算陈天最终还清了贷款,e可能早已易主。
对普通创业者而言,这种贷款方式风险极高,一招不慎,就可能公司、股权两空。
但陈天却认为,这恰恰是当前最适合他的融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个人预见能力的优势。
在别人眼中这是押上公司命运的冒险,对他而言,却是一场无风险的“借鸡生蛋”操作。
至于贷款需支付的高额利息?
与过早让e融资带来的损失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此前没有想到这一层,主要还是因为陈天的思维一直局限在国内融资渠道,忽略了美国高度发达的银行体系。
何况,e与苹果合并重组之后,也算半个美国企业了嘛,从老美银行里撸点款子完全合情合理。
但他也清楚,这笔贷款必须尽快偿还。
一旦合并后的“苹果”迅速崛起、势头强劲,大量股权仍质押在米国银行手中,很难保证这些人会不会眼红生变、横生枝节。
“我有了个初步的想法,说出来咱们一起探讨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陈天收回思绪,对雷君说道。
雷君笑着回应:“陈总看准的方向,肯定不会错。”
这倒不是他在刻意奉承。
听陈天的语气,雷君就知道老板心中已有了决断,所谓的“查漏补缺”不过是一句谦辞,当不得真。
“兼听则明嘛,”陈天笑了笑,继续说道:“我打算用e的股权在美国做质押贷款,用来支付收购苹果的款项。”
这话一出,雷君顿时语塞。
股权质押贷款的风险他再清楚不过,别说违约,哪怕是延迟还款,都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他实在想不通,陈天为什么宁愿选择这条最危险的路,也不愿走更稳妥的融资途径。
难道银行的钱是钱,风投的钱就不是钱了吗?
雷君一度将其归结为陈天对股权那种近乎偏执的掌控欲。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橙天系和淘宝此前都进行过融资,怎么偏偏到了e,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