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1 / 3)

加入书签

阿娘的女子私塾已关门许久,这些天我一直在忙碌着重新开办。

挨家挨户的敲过门去,将招生简章的宣传书递进门,并且承诺是义务教学。

鲁县县丞带着程程姑娘为我站台,很快私塾如火如荼地开办了起来。

“算学,具有外算与内算的双重功能,所谓算数万物,可有人知晓是什么含义?”

用石砖搭起的小桌椅后,孩子们仰起的小脑袋迷蒙地摇着头。

“就是...什么都可以算?!”

有孩子兴奋地喊着:“桌子可以算,椅子也可以算!”

“有点这个意思,”我笑着点点头,就着孩子的话继续:“你们用的桌椅是什么尺寸,长宽高多少,如何能架得住你们身子的重量,这些都可以通过计算获得。”

“每年朝廷都会征收赋税,每家每户要征收的数额需要算学,朝廷发放粮食,谷物比例分配需要算学,就连你们阿爹阿娘平日买菜,钱款找零也需要算学。”

“算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哇...先生,”有个小个子的女孩举起手来,道:“那是不是学了算学,就是最厉害的人啦!”

“也不是,”我摇头:“这世上有好多学问,算学只是其中之一。”

“那什么是最厉害的学问呢?”

“做人。”

我将“人”的一撇一捺写的大大,书与案板的正中,然后回首道:“做人的学问是最厉害的,那是终其一生的学问,远非算学可比。”

“那先生怎么不教这个学科,反而教算学呢?”

“因为这个学科需要的不是书本上的照本宣科,需要漫长岁月一点一点的,教会你许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

《九章算术》的书本翻开,将誊好的算题挂在了案前,我背起手来如当年在国子监授课一般,从算法口决的背诵,开启了我的算学私塾之路。

学子们没有钱买宣纸和毛笔,就执着木棍,在黄泥土地上一笔一划地计算着数字的变幻。

远远地,我瞧见阿娘银白花发靠在厨房的墙脚,看着我捧着书本教授学子。

一如曾经,场景对调,如今的我就好似曾经的阿娘,被学子们围在正中,一口一个脆生生的女夫子叫着,而当年的自己,也同阿娘一样,在厨房下,默默注目。

“可有人知晓,金舜与太掖的大战?”

课后望着台下的新生,我意欲唤起他们对算学这个科目的重视,便道:“你们阿爹阿娘可有讲过?”

孩子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我将裙摆挽起,坐在地上,孩子们自觉地围成了一个圈,凑在我身边。

“那年大战啊,太掖派出了许多精锐的士兵,他们捣毁了我军在前线的粮仓,发明了新的武器,叫做突火枪,一度将我军逼入绝境,死伤过半。”

“啊!!”

孩子们吓得用手捂着脸,表情紧张。

“前线的粮草跟不上啊,士兵们都饿着肚子,只能啃草皮。就是这样,还要应对太掖时不时的突击,几次下来士兵们都要扛不住了,可是粮草分不出来呀,计算的数额太大了,总有人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战争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啊!!”孩子们连连惨叫,道:“那怎么办!”

“先生,我家有只大公鸡,可以送到前线给士兵们吃吗?”

“先生,我家也有!我家还有头老牛,阿爹用来耕地的,但是我愿意把牛送到前线去!”

“我也愿意,我也愿意!”

接连有孩子举手,表情真挚。

我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