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语言思维与文明(1 / 2)

加入书签

下午,邹应龙又鬼使神差地来到了上午的礼堂。

因为与上午高翰文的演讲对应,下午有新娘徐有知的演讲。

主题词同样就挂在讲台上方,语言与思维。

相对于上午高翰文那一长串要简单多了。

因为上午的内容,邹应龙现在脑子还嗡嗡的。

本来吃完午饭就想开溜的,可惜王世贞简直就跟牛皮糖一般,粘得紧紧的。

明明看着五十来岁的老头了,结果不到一刻钟就从办公室到操场草坪走了个来回,又把邹应龙逮个正着。

不情不愿地偷偷塞了半只烤鸭和一大块叉烧。

还别说,虽然觉得丢脸,但偷东西的感觉还是挺刺激的。

虽然这东西是可以自助的,只是不能这样带走罢了。

“这是下午演讲的大纲,你看一看,老夫今天算是对徐大家刮目相看了。

这份见识,保管翰林院里都找不到匹敌的。

寂寞,无敌的寂寞。

从此以后,吾不复自言读书人也!”

听到王世贞如此评价,原本是不愿意来听一个妇人说辞的邹应龙更加不忿起来。

他打开了大纲细细地字斟句酌,想要找到其中荒谬之处。

“语言是思维的映射,思维是包含各种映射主客体及主客体关系的集合。

语言则是最精炼的映射形式”

确实,无法言说交流的东西,就算个人能够想到,但很快就会被个忘却,始终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

“映射其中有可关注其最特殊的单射、满射、双射、逆映射”

“语言又可以从字音字义分成表音语言与表义两类,犹如阴阳两面一个在东方大明一个在希腊罗马生根芽”

“表义语言要特别注意内涵的流变,很多时候字词还是那个字词,但内涵早已沧海桑田,最好的例子就是空穴来风。

意义的扭曲可能使得表义文字千年的文明积累毁于一旦,必须要找到固定字义的方法。

否则字义的游走,必然使得文明断层。

字都是那些字,但准确的含义却没人能够理解了”

“表音语言要特别注意音的流变,很多时候字词还是那个字词,但音早就改头换面了。

音的扭曲同样可能使得表音文字千年的文明积累毁于一旦。

因为具体的内涵是借助某个语音或者连贯的语音关系说出来的,一旦变了,又没有记录则再难识别过去的准确含义。

表音文字必须要找到固定每个音的方法,否则文明断层同样不可避免。”

好在最近,借助沈大家的帮忙,徐有知讲佛郎机语、罗马语等拆解现,其最小的独立音标大约有45个。

靠着这45个独立音标的组合就能出几乎所有的泰西语音。

同样,借着研究泰西语言的经历,徐有知完善了汉语的音标系统,并在高翰文的建议下搭配声调更为完整。

至此,表音与表义虽然互为表里,但直到音标完善,汉语的语言系统才得以完善。

同时两者也不完全区隔,因为汉语里也有形声字这种表音系统。

只是表音规则并不统一。

但与表音文字能够将音拆解为单一音标从而固定音流变,保持文明积累不同。

汉字字形的拆解更为困难。

特别是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规律,导致汉字在字形上很难被拆分为统一的独立要素,并无法通过独立要素锁定汉字的字义。

徐有知还不得不额外做了汉语语法的补充,不同的语法。

句读同样会影响语义。

搞笑的是旁边还批注了论语的千人千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