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四面楚歌人绝路(1 / 2)
前朝保元殿格局虽与后宫浑为一体,但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两者之间又是泾渭分明。
如同太极之中的阴阳双鱼,相互追逐,可自一体,又可混为一体。
今日御书房不同以往,虽然只是多出了两人,但对于终年寂静的御书房,也算热闹了。平日里,西凉王都是将事情早朝之上处理完毕才下朝,只是今日的事情,不适合在早朝之上说。
御史台五十多岁的白浦元跪倒在地,谏言道:“皇上,古有恶鸟,其名为鸩。鸩鸟饮水,其水成毒,鸩鸟栖树,既草木枯死。如今三公主入住景瑶宫才短短数日,就爆发夏疫,不正是鸩鸟散毒之象。皇后母仪天下仍然被此所染,若是皇上在视而不见,微臣恐怕伤及龙体。”
白浦元虽然是诬陷,但其声朗朗,其心真挚,一副为国分忧,视死如归的模样。谏言中更是引经据典,言语如刀,可谓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印,不愧是出身御史台,以谏言为生的言官。
西凉王眉头轻皱,无论他怎么不喜欢楚倾,但她终究是他的女儿。
他转头看着另一位,年过四十仙风道骨的中年人。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人,当年就是他的一句天煞孤星的卦辞,让刚刚丧母的八岁楚倾被幽静。
西凉国师,裴衍。
西凉王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早年不得宠爱,众多皇子之中他最默默无闻,只是偶然一次出游,遇到一位老道人,说他乃是“潜龙勿用”之相,来日必登九五,贵不可言。
当年西凉王不信命理,认为这邋遢老道不过骗吃骗喝之辈,也没在意。而且他那时要权无权,要人脉无人脉,就连他父亲也十分的讨厌自己这个醉酒之后和婢女所生的孩子。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登上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不过说来也奇,自从那次偶遇老道之后,他便时来运转,机缘巧合之下,居然掌了西凉兵权。这时,他对老道之言已是有九分相信,便派人寻找,多方努力之下,终于找到了一处小道观。
不过那时,老道人已然仙逝,只留下一位弟子,便是裴衍。
西凉王亲身前往祭拜老道,与裴衍有过一番交谈,裴衍言,“家师本有十年阳寿,只是与皇子那一番话,泄露天机,才提前仙逝。”
西凉王对此深信不疑,见裴衍不凡,又是老道弟子,便想要他出山相助,起先裴衍是多番拒绝。但西凉王却认定他是得道高人,三请三顾才请得他下山辅佐。
裴衍在道观之内为西凉王算卜一卦,卦辞只有八字。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此后果然如裴衍之说,西凉王南征北战,可谓百战百胜,最后更是饮马南诏,将西凉版图扩张了一倍不止。
大凉铁骑,也因此名震天下。
如此显赫战功,西凉之内声威无二,上代西凉王病死皇宫,并无遗诏留下。满朝文武和皇子,无人敢觊觎皇位,等西凉王出征回来,让他登基为皇。
有过这两件事情,西凉王对命理之说,早已深信不疑。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封裴衍为国师。
裴衍得西凉王如此信任,地位在朝中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登上国师之位后,却是恪守清规,以慧剑斩情丝,一生未娶。二十多年除了天象异变,便只有一月一次月圆之夜,入后宫内观察皇气,其余时间都待在钦天监,一边潜心修道,一边观测天象。
俗话说,心不清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对于裴衍此番作为,西凉王更是认为他是有大能为之人,王公贵族偶有难题,也会找他测算一二。
二十多年来,他的批命毫无错处。
朝野上下,对他都是恭敬非常,民间百姓,更是把他称为活神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