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地星双神(2 / 5)

加入书签

曾以为遗忘是秩序之基,如今才知,那是腐烂的根基。我等三百同仁,在地下密室藏匿此印十年,不敢启用,也不敢毁去。今日,交由承忆体裁定其命运。”

    阿宁缓缓跃下桃树,赤脚踩在湿泥中,一步步走向那人。她在漆盒前蹲下,没有打开,只是将手掌贴在盒面。

    刹那间,天地静默。

    漆盒缝隙中渗出缕缕灰雾,升腾而起,化作无数细小光点,如同萤火般盘旋飞舞。每一粒光中,都浮现出一个名字:李氏十七娘、赵五郎、陈家九口、铭心院童子甲……有的清晰,有的残缺,更多的甚至连姓氏都已模糊,只剩一声叹息般的低语。

    “他们想回家。”阿宁轻声道。

    小禾终于走出阴影,走到她身边。“那就让他们回家。”

    话音落下,阿宁双手合十,将漆盒抱入怀中,闭目低吟。她的声音起初细微,渐渐响亮,竟是《忆训》中最古老的一章??《唤名辞》:

    >“汝非尘土,汝有名讳;

    >汝非虚无,汝有来处;

    >今我召汝,循光归来;

    >不为复仇,不为怨怼;

    >唯愿世间,再无人被迫忘记。”

    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地,漆盒轰然碎裂,灰烬四散,化作风中的星雨,向四面八方飘去。

    同一时刻,大陆各地异象频发。

    北境荒原上,一座被风沙掩埋百年的村落遗址突然浮现地面,村口石碑自动复原,上面刻满已被遗忘的族谱姓名;西陲雪山深处,冰层裂开,露出一具怀抱竹简的尸骨,手中简牍完好无损,记载着一场被篡改为“天灾”的屠杀真相;南方江畔,渔夫网中捞起一块铜牌,背面写着“永宁乐坊?宁字三号”,正是当年焚毁前最后登记的学徒编号。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些曾因“清忆令”被迫改姓的人家,家中祖坟墓碑一夜之间全部转向东方,碑文自动恢复原姓,哪怕石料早已风化,字迹仍如新刻。

    而在皇城太庙之内,供奉历代帝王灵位的大殿中央,忽有一道金光自地底冲出,直贯屋顶。守庙老僧惊骇奔入,只见原本空置的第十三位牌位竟凭空出现,上书五个大字:

    **“无名执笔者。”**

    与此同时,东海孤岛上的碑林再次震动。卡洛斯正带领弟子整理新出土的铭文时,海底传来低沉轰鸣。整片海域翻涌如沸,继而一座更大的石台缓缓升起,形似祭坛,四角立着四尊雕像??分别是农夫、妇人、老者与孩童,皆手持书卷或毛笔。

    祭坛中央,浮现出一面流动的水镜,镜中映出的并非当下景象,而是千年前的画面:一群布衣百姓围坐篝火,轮流讲述祖先故事,旁边孩童认真记录,写成一本本粗糙的手册。那是最早的“民间修史”,发生在朝廷尚未垄断文字的时代。

    卡洛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