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地星双神(3 / 5)

加入书签

怔立良久,终是单膝跪地,低声道:“原来我们从未断绝……只是被强行打断。”

    他身后一名少年忍不住问:“会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卡洛斯站起身,望向远方朝霞:“办一所学校。不教权谋,不授武功,只教一件事??如何记住。”

    数月后,“忆园学堂”正式开课。教材由阿宁亲自编纂,名为《真史启蒙》。第一课便是让每个孩子写下自己的全名,并追溯父母、祖辈的姓名与生平。若有不知,则鼓励他们走访邻里、查阅旧物、甚至进入浅层梦境寻找线索。

    这门课很快传遍全国,引发连锁反应。许多老人第一次被人主动询问往事,泪流满面地讲述那些以为永远无人倾听的故事。一位百岁老兵在孙子陪同下,回到当年战场废墟,指着一块焦土说:“这里埋着我的兄弟,他叫张守仁,属牛,爱吃甜糕……你们要替我记下来。”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建族谱,不再依赖官方档案,而是以口述、遗物、梦境为依据。医学堂起初斥之为“记忆传染症”,可当连最理性的医师都在梦中听见亡父叮嘱“莫忘祖籍陇西”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觉醒。

    西部某城,一名地方官下令焚烧一批“煽动性书籍”,其中包括《永宁纪略》与《罪赎之约》抄本。火焰燃起之际,围观百姓无人鼓掌,反倒齐声背诵《忆训》第一章。官员怒极,拔剑欲斩,却被一名老妪拦住。

    “你可知你祖父叫什么?”老妪颤声问道。

    官员冷笑:“与你何干?”

    老妪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纸条:“这是我儿在梦中写下的话,他说有个穿青袍的老人托他带话给你??‘勿毁书,吾名陈德昭,死于清明净化,汝父临终前悔恨未能救我’。”

    官员浑身剧震,踉跄后退。当晚,他独自焚香设案,对着虚空叩首三拜,翌日便递上辞呈,携家带口奔赴北境,加入守梦驿站志愿行列。

    类似事件不断上演。有人因拒绝承认家族污点而遭邻里孤立;有世家大族试图重金收买学者修改新编史书,结果自家仆人集体罢工,称“不愿再为谎言扫地”;更有甚者,某位皇子私藏禁书被抓现行,皇帝非但未罚,反而将其贬至边疆,命其“亲历百姓所记之苦”。

    十年压抑换来的爆发,远比任何人想象得更为深远。

    而在这股洪流中心,阿宁却日渐沉默。

    每逢月圆之夜,她都会独自登上桃树顶端,面向北方凝望。小禾曾问她看到了什么,她只答:“我在听。很多人在喊我,但他们不在这个世界。”

    伊芙再度降临是在一个无星之夜。她身形比以往更加稀薄,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群梦之海正在重组。”她说,“林晓的意识虽已弥散,但他留下了一道‘锚点’??只要还有人真正理解‘记忆的意义’,他就能持续影响现实。”

    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