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差评来了(2 / 3)
细节都充满了戏剧感染力。
“妈的,这演技,明年颁奖季估计又是热门。”他甚至在某一刻忘记了此行的目的,短暂地沉浸在了故事里。
但这种感觉转瞬即逝。灯光亮起,他随着人流走出影厅,脑海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如何完成这篇“命题作文”。电影这东西,本就是见仁见智,再好的作品也能找到角度去批评,再烂的片子也能挖掘出几点闪光之处,关键在于你怀揣着什么样的目的。
直接黑两位主演的演技?不行。尹彦和段秀芳的表演有目共睹,几乎是影片最坚实的部分,硬黑只会显得自己水平低下,徒增笑耳。攻击导演刘牧?也不太明智。刘牧在圈内是公认的稳健派,口碑好,执导能力处于中上游水平,而且为人低调,没什么黑料可挖,攻击他容易引火烧身。
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搜索着《误杀》的相关信息。突然,“编剧:方宇”这几个字跳入了他的眼帘。
“方宇?”周晓萤皱了皱眉,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随即想了起来,“哦!那个给陈慕白写歌的音乐人?他跨界来写电影剧本了?还是第一次?”
周晓萤瞬间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突破口!一个音乐人,第一次写电影剧本,这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和可质疑的空间。“跨界”、“新人”、“首次尝试”,这些标签天然地带有不稳定的属性。即使影片整体剧本不错,但只要是剧本,在细节和逻辑上,总能找到一些可以放大、可以曲解的所谓“漏洞”。
想到这里,周晓萤感觉自己文思如泉涌,那五万块钱仿佛已经变成了银行卡上跳动的数字。他迅速回到自己那邋遢的家,关上门,打开电脑,泡上一杯浓茶,开始了他的“创作”。
他重点抓住了片中一两处为了戏剧性而可以稍微放宽逻辑的细节(在任何电影中都可能存在),无限放大,将其描述为“致命的逻辑硬伤”和“编剧能力不足的体现”。他质疑方宇作为音乐人,缺乏编剧应有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能力,称其“用写歌词的思维来写剧本,导致影片细节经不起推敲”,甚至上升到了“不尊重电影艺术和观众智商”的高度。
他刻意忽略了剧本整体的巧妙构思和强大的悬念营造能力,通篇围绕着他刻意挑选和放大的“问题”大做文章。
键盘在他的敲击下噼啪作响,一篇洋洋洒洒近千字,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避重就轻、充满引导性的差评影评,很快便完成了。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攻击点集中在方宇身上,且措辞足够尖锐能引发争议后,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点击了“发送”按钮。
作为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影评博主,“晓萤影谈”的更新立刻吸引了不少关注。文章刚一发布,评论区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我去!周老大更新了!这次目标是谁?《误杀》?还写了这么长一篇,这是有多不待见这部电影啊?” 一位铁杆粉丝立刻留言。
“我刚看完电影,觉得挺好的啊,节奏、演技都在线,怎么到周老大这就被批得这么狠?特别是编剧,我看完还觉得故事讲得挺圆的呢。” 一位刚看完电影的网友表达了不同看法。
“你懂什么?那都是盛世娱乐花钱请的水军刷的好评!现在像周老大这样敢说真话的影评人已经不多了!支持周老大!”
“前面那个说水军的,你才是水军吧?我也刚看完,没觉得电影里有周晓萤说的那么多问题。照他这么吹毛求疵,世界上就没好电影了。他是不是收钱黑了?”
“呵呵,说水军,水军就到。你觉得好就行,凭什么不让别人说不好?论专业,你能比得过周老大?他看过的电影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得了吧,还专业呢?你家‘周老大’我记得可清楚了,之前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