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佘家围子(2 / 3)

加入书签

目的就是带夏沫去见见佘家的老太太。佘父是家里的独苗,他从小丧父,是老太太辛苦操持着把他拉扯大的。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佘父想把老太太接到城里去享享清福,老太太死活不肯,只愿意一个人留在老家生活。

犬吠声中,佘父、佘母带头下车,俩人主动地跟附近的乡亲打着招呼。潘云辰跟在老丈人身边,给过来的老少爷们递烟。佘曼曼则大大方方地给围拢过来的孩子们分发着糖果。潘秀秀招呼着左邻右舍的长辈们,跟他们唠嗑。

猫冬的村子像是苏醒过来了一样,很快就热闹起来,不少人还在往这边赶。夏沫拎着礼物,哪怕他是社交悍匪,竟也站在小院门口一时有些无措。

好在夏沫很快启动了系统,对着身边的佘曼曼甩了一个模拟。很快,那些陌生的面孔在他的眼里变得熟悉起来。于是在佘曼曼惊异的目光下,他大方地迎上去,跟乡亲们攀谈起来。

不知是听到了外面的喧腾,还是有孩子溜进去给老太太报了信。帘子一掀,老太太出来了。

老太太七十多了,满头的白发被整齐地归拢着,脸上都是饱经风霜的褶子,看样子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好在老太太精神很好,腿脚也不错,走路很稳。

佘曼曼像归巢的小鸟,扑到了老太太面前,扶着她亲热地叫了一声:“奶奶,我来看你啦!”

看着入怀的孙女,老太太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像是盛开了一朵菊花,那层层叠叠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透着无尽的喜悦。她那没剩几颗牙齿的嘴巴咧得大大的,露出瘪瘪的牙床:“外面冷,快进屋。”

乡亲们打过招呼之后慢慢散开,夏沫跟着众人走进了小院。

院门半掩着,门楣上堆积的新雪像云朵般蓬松。小院的篱笆墙现在都被雪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原本棕褐色的木条,只露出些参差不齐的木桩尖儿。

雪停了,太阳露出了半边脸,雪后的小院一片清冷。雪地里有一串串小动物的脚印,那可能是觅食的小麻雀留下的。这些脚印给寂静的小院平添了几分生机。

佘曼曼扶着老太太走回房子跟前。房子是平房,烟囱里冒着袅袅的青烟。屋檐下挂着一大串一大串红色的辣椒、黄色的玉米,很有些富足的意味。还有几根晶莹剔透的冰溜子,在阳光的折射下,宛如一串串细碎的水晶,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推开厚厚的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进屋,最显眼的就是南墙边上那铺占据了屋子大半空间的火炕。在东北,火炕不但是睡觉的地方,还兼有沙发和餐桌的功能。

火炕是砖砌的,看样子还很新,在炕东边的位置,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几床大红大绿的炕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厚实的炕席上,带上了温暖的光泽。

炕西边摆放着一个样式老旧的木头衣柜,柜子有些年头了,颜色是那种暗沉的深棕色,被擦得干干净净。

墙上贴着色彩鲜艳的年画,画上是胖娃娃抱鲤鱼,寓意年年有余。还挂了两个大镜框,里面都是些老照片,很多照片都是黑白的,是后来上的色。

佘父进屋先跟老太太打过招呼,随后便安排潘云辰去村里的饭店订酒席。其他人则围坐在老太太身边,一起陪着老太太唠嗑。

佘曼曼和夏沫坐在一起,老太太自然明白他俩的关系。难得老太太思维敏捷,口齿也很清晰,拉着夏沫的手不放,把他家里的情况一一问了个仔细,像查户口一样认真。

幸好潘政恒这小家伙瞅准机会扑进了太姥姥的怀里撒娇,才算是把夏沫给“解救”出来了。

佘曼曼在屋里待了一会,便背着相机偷偷出门了。

夏沫问她去干什么,她神神秘秘地不肯说,直到酒席快开席了她才露头。

夏沫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