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佘家围子(3 / 3)
为这酒席也就是摆一桌,没想到竟然准备了二三十桌,不但把村里的小饭店坐得满满当当的,还在附近两家的家里临时加了几张桌子才算给安排下来。经过潘秀秀解释,夏沫才知道佘家每次过年回来都会请村里的老人吃饭,还会给每家每户发红包,一开始是每家两千,到现在已经是每家一万。
佘父是个念旧的人。他当年考上大学却没钱去上,还是乡亲们你家五毛他家一块给他凑的学费,所以佘父发家之后一直坚持这种做法,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开席的时候佘曼曼回来了,她似乎走了不少路,裤腿上星星点点的都是泥。见夏沫问起,她得意洋洋地拿出相机展示她的劳动成果。原来她刚才是到村里各家各户串门,用相机记录着村里的风土人情。
夏沫问佘曼曼这么做的原因,佘曼曼解释说村里这些年一直发展不起来,乡亲们日子过得都不太宽裕。尽管这些年佘父一直坚持给乡亲们发钱,但这种做法救得了急却救不了穷,看着“雪乡”、“查干湖”这些地方的旅游业搞得有声有色,佘父也想要为乡亲们创造出一条致富的道路。
佘家围子的位置在查干湖以东,松花江西岸,离着嫩江也不太远,和哈尔滨、长春这两座东北的名城大致呈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关系。这里水网密布,公路纵横,交通非常便捷。这样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开发冬季特色旅游——从哈尔滨和长春被查干湖吸引过来的游人需要一个合适的接待场所!如果佘家围子能抓住这个契机,先从打造民宿入手,再逐步开发周边的旅游项目,说不定便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一劳永逸地掐断村子的贫穷根源。所以佘曼曼这次拍照就是奉佘父之命,想通过照片和文案,先在网上做做宣传,给佘家围子造势。
夏沫拿过佘曼曼的相机,翻阅了一下,摇头道:“你这些照片虽然很漂亮,但不够有特色,想火爆起来,很难!”
佘曼曼有些郁闷,苦恼地指了指裤腿上的泥点子:“那怎么办?我这也是实事求是啊。”
“你这么肯定不行,这年月,只有p图才是王道啊!”夏沫理所当然地道,“这么的,吃完饭我帮你搞,弄这个我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