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9章 周边调查(1 / 3)

加入书签

    他看着桌上的解剖报告和装着检材的标本瓶,每一项数据都经过反复核对,每一个结论都有明确的病理依据。“把这些检材立即送技术科,优先检测金属碎片、纤维和粉尘成分,还有颈部压痕处的皮肤组织,看看能不能提取

    到嫌疑人的DNA。”张凯对小林叮嘱道,“另外,将死亡时间和死因信息同步给陆队,让他们调整排查方向,重点围绕7天前凌晨的白色面包车、建筑工地相关人员展开。

    小林拿着检材和报告快步走出解剖室,张凯则留在原地,对着解剖台旁的现场照片陷入沉思。照片上的黑色塑料袋、金属纽扣、烟蒂,与解剖发现的颈部压痕、金属碎片、纤维,正一点点串联成线索链虽然死者身份尚未明

    确,但死亡时间和死因的精准判定,已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他坚信,只要技术科能从检材中找到关联证据,结合侦查人员的排查,终将锁定嫌疑人,让这起垃圾场腐尸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此时,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陆川已收到张凯的初步解剖结论。他看着报告上“机械性窒息”“带状物勒颈”“7天前凌晨死亡”等关键信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随即拨通了王帅的电话:“立即调整监控排查范围,重点找7

    天前凌晨2点至4点,垃圾场周边出现的白色面包车,尤其是左前灯损坏、发动机有异响的车辆;另外,排查近期有建筑工地工作经历、身高175-180cm的男性,结合金属饰品的特征,寻找符合条件的人员。

    “

    夜色渐深,解剖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张凯整理好解剖记录,将所有检材的检测需求列成清单,送往技术科。他知道,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尸检,只是案件侦破的第一步,后续的证据比对和侦查排查,才是揭开真相的关键。但他

    有信心,凭借精准的解剖结论和细致的线索分析,这起隐藏在垃圾场中的罪恶,终将被正义的阳光照亮。

    法医张凯的解剖报告刚传到刑侦支队,张辉就带着队员小陈、小赵出发了。按照解剖结论,死者是35-45岁男性,身高173cm左右、7天前凌晨死亡,还可能佩戴带有银色金属碎片的饰品,且近期可能接触过建筑工地。这

    些特征成了张辉走访的核心依据,而垃圾场周边的商铺、居民区和建筑工地,自然成了重点排查区域。

    上午9点,张辉一行首先来到垃圾场东侧的“老王杂货铺”。杂货铺老板王建国正坐在门口整理货物,看到穿着便衣的三人,热情地招呼:“几位想买点啥?烟还是饮料?”张辉拿出证件,笑着说:“王老板,我们是刑侦支队

    的,想向您了解点情况,最近有没有见过一个35-45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的男性,经常在这附近活动?”

    王建国放下手里的货,皱着眉回忆:“一米七左右的中年男人啊...这附近来来往往的人多,具体说不上来。不过前阵子,有个修汽车的师傅经常来我这儿买烟,大概四十岁上下,身高跟你差不多,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