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从赛场风暴到裁判哨声》3(1 / 3)
蓝牌下的资格赛硝烟:叶安诺的wtt中国大满贯执裁日志
9月25日 上午 10:30 首钢园冰球馆·裁判休息室
藏青色裁判服的袖口被我轻轻折了两折,确保挥臂时不会阻碍动作。指尖划过胸前的蓝牌徽章,冰凉触感里藏着熟悉的紧张——这是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资格赛的首个比赛日,10位国乒选手要从单败淘汰制的三轮考验中突围,12张球台将同时开启厮杀,像12台同步运转的精密计时器。
“安诺,8号台首战,朱梓予对帕瓦德,女单资格赛第一轮。”裁判长递来对阵表时,我注意到女单资格赛共分8个分区,每个分区需连赢三轮才能拿到正赛门票。迅速清点工具箱:挑边器的金属面锃亮,计分器已调试至“0-0”,擦网检测器的红灯闪烁正常。路过球员通道,正撞见19岁的朱梓予在练侧旋发球,手腕转动的弧度让我想起当年在省队打磨技术的自己,刚想驻足,“保持中立”的职业本能立刻拉回脚步。
10:55踏上裁判椅,视线刚好与76厘米高的球网平齐。副裁小李比出“oK”手势:球台弹性符合标准,6颗三星球按惯例分置两侧,帕瓦德的碳纤维球拍胶皮张力经检测无误。“双方准备挑边。”我举起挑边器,朱梓予选中红色面,赢得发球权,帕瓦德则选择了靠近观众席的球台一侧。11点整,电子屏准时跳转至“第一局”,我抬手示意“发球开始”,银球的第一声弹跳便刺破了场馆的喧嚣。
首局朱梓予进入状态稍慢,帕瓦德的正手快攻连续得分,很快以6:2领先。打到8:4时,帕瓦德发球瞬间手腕明显遮挡,我立即举手示意“发球违规,失分”。她皱着眉用英语辩解“只是习惯性动作”,我保持站姿回应:“请遵守发球规范,下一分注意。”根据wtt规则,首次遮挡仅判失分,无需警告,这种尺度拿捏是资格赛执裁的基础。11:15,朱梓予抓住对手失误连追4分,最终以11:9逆转首局,我在记录本上标注“关键分心理素质佳”,余光瞥见场边教练正用力鼓掌。
第二局争议骤起。帕瓦德接发球时回球擦网,我示意“重发”,朱梓予却举手表示“球已过网应算得分”。我放缓语速解释:“接发球擦网重发是明确规则,双方需共同遵守。”同时看向副裁,他点头佐证后,比赛才继续进行。这局朱梓予彻底打开手感,反手拧拉频频得分,以11:6再胜一局。局间休息时,我注意到帕瓦德的球拍边缘有轻微起翘,特意提醒她“检查器材,避免影响发挥”,她愣了一下,随即轻声道谢。
12:30,朱梓予以3:1拿下比赛,晋级资格赛第二轮。签字时她笑着说:“叶裁判,刚才判罚很准,我服。”我回以浅笑:“恭喜晋级,继续加油。”走下裁判椅,小李递来矿泉水:“这小将反手跟你当年有点像。”我拧开瓶盖的动作一顿:“专注执裁,别想别的。”休息室里,电视正重播徐海东的比赛,这位直拍选手凭借“快准狠”的打法已经拿下首局,他的晋级之路还要闯过两轮考验才能拿到正赛名额。
9月25日 傍晚 17:40 首钢园冰球馆·12号台
傍晚赛段我负责男单资格赛,对阵双方是国乒的袁励岑和德国选手弗朗西斯卡。提前20分钟到场时,袁励岑正在练习脚步移动,他的侧旋发球弧度刁钻,和当年我研发“幻影旋切”时的思路颇为相似。副裁检查器材时发现弗朗西斯卡的胶皮张力超标,对方只好匆忙换上备用球拍,我趁机在记录本上补记“器材检查需严格”。
17:55,双方提交参赛证件。袁励岑看到我时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我们曾在上海体院的训练馆见过,他是学弟辈的选手。挑边环节结束后,我特意用中英双语重申规则:“资格赛单打实行五局三胜制,每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