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从赛场风暴到裁判哨声》5(3 / 4)

加入书签

注“衔接失误率仅5%,发球局得分率83%”,这对组合的默契确实无可挑剔。

第二局对手加强了旋转变化,通过侧旋长球限制王楚钦的上手,一度以6:4领先。王楚钦突然请求暂停,教练在两人耳边快速布置战术——从口型看,是让孙颖莎多主动抢攻,为王楚钦创造空间。暂停结束后,孙颖莎果然提速,连续在接发球环节拧拉得分,将比分反超至9:7。打到9:7时,萨林发球时跺脚声音过大,明显干扰了孙颖莎接发球,我立即举手示意“发球违规,失分”。他连忙道歉,调整后重新发球,但最终还是以8:11再丢一局。局间休息时,我发现王楚钦的鞋带有些松动,立即提醒他“系紧鞋带,避免移动时绊倒”,毕竟混双比赛的跑位强度远高于单打。

第三局成为表演赛。王楚钦的反手拧拉旋转极强,最高可达127转\/秒的强度让对手难以招架,孙颖莎则在网前频频封网得分,两人配合得如同一个人。18:45,“莎头组合”以11:4拿下比赛,3:0轻松晋级混双8强。赛后王楚钦走过裁判椅时笑着说:“叶姐,今天判得够快够准,我们都没反应过来就得分了,省了不少心。”我回以浅笑:“是你们打得太顺,节奏根本停不下来,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这时孙颖莎补充道:“主要是对手的节奏被我们带乱了,不过他们的正手还挺有威胁的。”

9月30日 傍晚 19:00 首钢园体育馆·5号台

最后一场执裁任务是男单32强赛:林诗栋对阵日本选手户上隼辅。林诗栋的反手弹击是核心竞争力,被誉为“反手核武器”,但正手进攻稳定性不足一直是短板,这场对阵以正手强势着称的户上隼辅,悬念不小。提前检查器材时,我发现林诗栋的球拍胶皮张力略高,达到43度,确认符合wtt不超过45度的规定后才在记录本上标注“惯用器材,张力43度”。户上隼辅的球拍则是标准配置,胶皮边缘贴着崭新的防护贴,显然是为这场比赛特意准备的。

19:15,比赛开始。首局户上隼辅凭借侧旋球打乱林诗栋的节奏,针对他正手空档连续进攻,以7:3领先。林诗栋迅速调整战术,用反手快撕连续得分,短短两分钟内就将比分扳平至7平。打到10平关键分,林诗栋的回球擦边,副裁立即举旗示意得分,户上隼辅毫不犹豫提出挑战。回放画面通过慢镜头逐帧显示,球的落点刚好压在边线内侧,我清晰宣布“挑战失败,得分有效,林诗栋11:10”。这局他最终以12:10拿下,总算稳住阵脚,场边教练激动地挥舞着战术板。

第二局林诗栋的正手短板被对手抓住,户上隼辅通过长短结合调动他跑动,连续攻击正手空档,以11:6扳平比分。我注意到林诗栋的移动速度明显下降,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滴落,便在局间休息时提醒他“注意步法调整,减少无效跑动,节省体力”。第三局双方打得格外胶着,比分交替上升至13平。此时观众席突然响起喧哗,有球迷擅自站起来拍照,闪光灯晃了林诗栋的眼睛,他下意识侧身躲避。我立即举手示意暂停,走到场边对志愿者说:“请提醒观众保持安静,关闭闪光灯。”待秩序恢复后才继续比赛。最终林诗栋凭借反手弹击以15:13险胜,第四局又以11:8锁定胜局。

20:40,林诗栋以3:1晋级。签字时他喘着气说:“叶姐,刚才正手确实没顶住,好几分都打丢了,差点被翻盘。”我想起他曾因关键分处理不足错失冠军,便说:“你的反手已经足够有威胁,但正手得加强主动进攻,不能总依赖反手兜底,这样才能形成攻防闭环。”他认真记下,背着球拍走向运动员通道,路过陈俊菘时两人击了下掌——两位小将在同一天闯过32强赛,无疑是国乒的一大收获。

9月30日 晚上 21:00 首钢园运动员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