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延河星火 铸剑江淮育英才(2 / 4)

加入书签

对面的三十张新面孔,最后落在赵刚身上,脸上露出诚挚的笑容:“赵刚同志,还有各位从延安来的同志们,再次欢迎你们!我和政委下午在处理鬼子可能的新扫荡计划,没能第一时间迎接,实在抱歉。”

    赵刚立刻起身:“司令员、政委言重了!军务要紧!我们刚到,就已经感受到了军区同志们的热情和极高的效率。”

    王林压压手,示意他坐下:“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军区刚刚搭起架子,四大军分区要运转,部队要整训,根据地要建设,千头万绪,最缺的就是两方面的人才:一是能武装战士头脑、巩固部队的政治骨干;二是能提高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传授军事理论的教育人才。中央和总校这次可是给我们送来了最急需的‘弹药’啊!”

    王光道接着说道:“是啊,特别是我们即将要开办的‘抗大鄂皖苏分校’,更是急需各位同志去撑起台子,播撒火种。分校能否办好,直接关系到我们军区未来能否源源不断地获得合格的军政干部,关系到华中抗战能否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会场的气氛变得严肃而专注。所有新来的同志都凝神静听,知道接下来就是分配任务、明确方向的关键时刻。

    王林拿起一份他和王光道、钟光邦等人反复商议后拟定的方案,目光变得锐利而深沉:“关于各位同志的工作安排,以及分校的建设,我们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确定。”

    “首先,是十位团级政工干部同志的安排。”王林看向那十位经验丰富的同志,“我们军区目前主力旅和军分区刚刚整编完成,政治工作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决定:除留下两位同志在军区政治部,协助光道同志抓总、并重点负责分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外,其余八位同志,立刻分配到各主力团去,担任团政治处主任或副政委!要直接把延安的作风、经验带到基层部队去,把支部建在连上,把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个战士的心坎上!”

    这个决定让那几位政工干部眼中瞬间爆发出光彩。深入一线部队,带兵打仗,做思想工作,这正是他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战场!他们纷纷挺直腰板,表示坚决服从分配。

    “好!具体分配到哪个团,会后由政委和你们单独谈,会根据各团的特点和你们的特长来定。”王林点点头,继续道,“其次,是关于赵刚同志和二十位教员同志的安排,以及抗大分校的教学总体思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王林身上。

    “经过研究,并报请军区党委批准,”王林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任命赵刚同志,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鄂皖苏分校,教导主任!全面负责分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日常工作!”

    赵刚猛地一愣,随即立刻起身:“司令员!这……我太年轻,经验不足,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任!我还是希望能先到基层部队去锻炼……”

    王林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这是命令!赵刚同志,你在抗大的表现和成绩,总校的首长们已经通过电文详细告知了我们。你理论功底扎实,原则性强,富有组织能力,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