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2 / 4)

加入书签

第四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

剑气二宗相争之事,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自相残杀的事件,这件事之前还能够是上一辈的问题,但是后来封不平、成不忧等人找上门之后,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概莫能外。

第五戒,见利忘义、偷窃财物。

岳不群直接偷了林家的辟邪剑谱。

或许在岳不群眼里看来,辟邪剑谱本身就应该是华山的东西,毕竟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系出同源,而华山派曾经还是《葵花宝典》的拥有者。

然而《葵花宝典》是岳肃和蔡子峰从南少林下院红叶禅师那里强记而来,本身来岳肃和蔡子峰两个人的行为就很不光彩,他们不问自取就该视为偷,所以华山派的《葵花宝典》背后不论是否有佛门的算计,本质上是贼赃。

而辟邪剑谱虽然出自《葵花宝典》,但是辟邪剑谱是林远图在《葵花宝典》的基础上改编而来,已经是人林家的东西。自己的秘笈没有守住,又悄悄的图谋人家的,终究是见利忘义。

第六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

骄傲自大是看不着多少,毕竟华山终究是衰了,也没几个像青城派一样强抢民女。但得罪同道的事情,岳不群与嵩山的矛盾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对恒山派见死不救一事,就是非常明显地用心不良了。

令狐冲就更不用,得罪的同道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他主动得罪无理取闹。比如青城派的弟子,人家关起门来自己吹嘘自己青城四秀,碍着你华山大弟子什么事儿了?至于得罪恒山的一遇尼姑逢赌必输,拖延时间就非要编排人家师太?扯酒色之间的高低不是也能够拖时间?

令狐冲的定位应该是属于侠客,而不是韦宝那样的地痞吧?

第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

这是岳不群逐令狐冲出华山派门墙用的罪状,岳不群对令狐冲最不满的明面原因也是这个。这么个浪荡子,和岳不群这种时时刻刻都要保持君子人设的掌门,可以是各方面都格格不入。

所以七诫并非不可违背,只要不是令狐冲这样光惹祸,那么并非真君子的岳不群自然不会介意帮白夜抗下一些压力。

当然,宁中则非常有原则,这位夫人是外柔内刚的性子,所以不能太过分。

“华山勉强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武力了,但是收保护费是不可能的。”华山毕竟是名门正派,是要脸的。

“不过少林可以做的,我们也可以。并且我还送技术啊。”

寺庙有许多的香客,会给菩萨一些供奉,当官和有钱的出手都很大方,看当下应该可以猜测,给的钱财肯定不少。还有一些曾经在这里许个愿望来还愿的人,会来捐香油钱或还愿。在寺庙还有一些僧侣开光的饰物,香客也会购买。这些宗教方面的事情华山派不理清根基的话不太好做。

如果追溯到王重阳时期,直接拜吕洞宾,也算是道教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认祖归宗”的事情,白夜不能做,甚至岳不群要做,都不能自己一个人来,还需要多方沟通才不至于被认为乱认祖宗。

二土地收益。僧侣在古代享有免税权、免役权,因为这个原因不少地主啊有地的人家就把土地人口供奉在寺庙名下,只要缴纳相当数量的地租,就能换取寺院的庇护,免除赋税和劳役。举人功名也有类似的权利,所以秀才可能是穷秀才,但是举人一定是老爷。

而在这样的交换背后,寺院几乎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凭空得到一部分土地,还能免费获得一批劳动力。华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不过华山的田产还是有一些的,就是耕作方式比较传统,白夜有肥料和新农具,可以提高土地收益。

然后就是贷款业务了。寺庙在放贷收息的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