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3 / 4)
面把控的非常严格,有一套专门的抵押制度,在当时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的机构,各大寺庙都称之为“质库”,而放贷的本钱称之为“长生钱”。
寺庙放贷是不怕债主不还钱,毕竟当时的人都很迷信,正所谓“人在做,佛在看”,不想下地狱,就赶紧在规定时间内偿还寺庙的利息与钱款。就算是真有老赖,寺庙豢养的武僧也不是吃素的,历史上甚至连皇帝都敢逼迫还贷。
除此之外,寺庙在抵押方面都做出了相当严格的规定。钱不是你想借多少就可以借多少的,抵押不动产时需要地契房契带到寺庙,抵押抵押动产时需要将自己的财产带到寺庙存放在寺庙。
而且各地寺庙又有着众多的有权有势的人在寺庙投入不少的钱财,或者捐赠的物品,寺庙的后台不仅是全国数万的僧侣与佛教本身,而且皇室与贵族更是寺庙最直接的强硬背景。
后期,寺庙有逐渐发展成为了近现代高利贷的趋势,寺庙本身不再满足于钱财,因为经过将近数百年的发展,寺庙内的财物已经数不胜数,有些寺庙开始大量的收购或者被捐赠田地,甚至强行侵占田产民宅。
寺庙的人数不断地增加,而且都要求习武,又有着不断地财源,所以在北魏时期,北魏皇帝曾经对寺庙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才得以使寺庙嚣张的发展受到遏制。
白夜没有具体的信仰忽悠他们,但是除了借贷金银之外,白夜可以提供技术,可以提供米面,让没有钱的人可以分期购买商品。
凭借'先享受,后付款,可分期'的方案,白夜不怕忽悠不了人。
毕竟这个年代,有人愿意给你技术,给你工具,甚至还提供住房,提供子女教育,让你在之后几十年内慢慢还,那可是恩人啊。
吃饭的技术,多少人都是护着连女儿都不教的?
并且信用卡分期,少点无所谓,累积多了,足可拖垮一个正常家庭。白夜这分期,却是另类的拉人入伙,办理分期的人,都会有一个提供稳定收入的工作。
白夜是为了方便用户累积资本,而不是透资消费,分期得到的东西都是生产资料,是可以让他们轻松就能还上'分期',从而让他们有余力“消费”白夜的商品的。
俗话,想从无到有很难,就像如果你有十个亿,年入两千万不费吹灰之力,但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让你从零赚到一万都难如登天。
让普通人每天赚一千块,什么人脉、资本都没有的情况下简直就不可能。但如果给你一次累积资本的机会,给他一辆车或者一个摊位,每天赚一百,再把赚的钱,拿去投资,继续累积资本,每天能赚两百的时候,累积更多的多余资本,在投资市场的盈利能力,逐渐实现每天赚一千。
而信用卡,却在不停的透支你的资本,让你时刻从负数开始……
并且这透支的,还是无限责任制的欠款。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欠银行的钱,不论你是否是拿钱投资了,不论你用它赚了还是亏了,哪怕你失业了,你也要想方设法的还。不然你就要付出代价。
白夜计划中的分期不同,你拿到手的是生产资料,是让你赚取更多资本的东西,并且为了防止你还不上,还会提供你各种技术教学,为了培养更多有归属感的人,还有各种减免的职工家属学院。
这种学院开设后必然是会亏本的,但是人才却是自家知根知底,并且有家人和亲友的自家人,而且定向培养的人才也是符合产业链需求的人才,不需要二次培养,不需要担心别有用心。
白夜的分期计划不是拿信用和未来一层层的剥削透支的金融活动,而是真正的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过的更好的资助计划。
毕竟是自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