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二次巴尔干战爭(3 / 4)
战线都陷入了僵持。”
“看来,决定战爭胜负的关键在於是否能占领埃迪尔內。”
可奥斯曼帝国的反击並未能扭转战局。
伊斯麦尔恩维尔一脚踢开和约,妄图翻盘,但胜利女神早已摇头嘆息,弃奥斯曼帝国而去。
更糟的是,在和谈开始前,保加利亚军队就已包围埃迪尔內。如今,塞尔维亚军还带著从法国购入的38门攻城炮,以及120和150榴弹炮加入战局,局势更是雪上加霜。
轰!轰隆!轰!
“该死,那座该死的城市怎么还撑著。”
“既然炮弹炸不塌,那就投更多的炮弹!不要放弃,继续攻击!”
然而,埃迪尔內並非易碎的堡垒。
这座城市由德国军事顾问团和攻城战专家精心加固,被奥斯曼军誉为“坚不可摧之城”。
但由尼古拉伊万诺夫(hnkoлa nвahoв nвahoв)將军率领的保加利亚军和塞尔维亚军並未放弃攻陷埃迪尔內。当和谈破裂、战火重燃,他们甚至发动夜袭,对埃迪尔內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势。
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炮兵无情的轰炸下,埃迪尔內逐渐化为废墟。
可即便如此,保加利亚军仍觉不够,他们决定效仿德军,投入新式武器——飞机。
嗡嗡嗡——
“天上有敌机!”
“该死,全体趴下!!”
嗖——轰!轰隆——!
奥斯曼士兵惊恐地四散躲避,天空中的保加利亚飞行员俯衝投下特製手榴弹。
虽然手榴弹的威力远不及数百公斤重的航空炸弹,但对於尚未经歷过空袭的奥斯曼军而言,这已足以打击他们的士气。
最终,围城五个月,休战条约结束、战事重启仅两周,埃迪尔內沦陷。
“......我们投降。”
坚守五个月的埃迪尔內防御军指挥官——穆罕默德苏克鲁帕夏(hd ?ukru pa?a)含泪投降。而城中的穆斯林与犹太人则在沉浸胜利的斯拉夫人手下遭受无情掠夺。
埃迪尔內落入巴尔干联盟之手,伊斯麦尔恩维尔和奥斯曼新政府陷入绝望。在失去胜战希望后,他们不得不同意媾和,將君士坦丁耶周边以外的所有领土割让给巴尔干联盟。
然而,儘管枪声暂时停歇,巴尔干半岛的战爭並未彻底结束。
眾所周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巴尔干战爭,而是第一次巴尔干战爭。
自然,第二次巴尔干战爭的阴影已悄然浮现。
而它的导火索,也十分讽刺,正是由这结束第一次巴尔干战爭的埃迪尔內围城战所埋下的。
【保加利亚的英勇战士们占领阿德里安堡,击败奥斯曼帝国!】
“嗯怎么回事我们的塞尔维亚军队怎么完全没提”
“保加利亚这群该死的混蛋!”
裂痕自此產生。保加利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宣传埃迪尔內围城战的胜利,却刻意抹去塞尔维亚军的贡献,只强调自身的功绩。
塞尔维亚对此愤怒抗议,二者的矛盾隨之升级,並迅速蔓延至北马其顿的分配问题。
曾为盟友的两国仿佛遗忘了彼此的盟约,在共同占领区爆发军事对峙。最终,这对昔日盟友的裂痕,在为结束第一次巴尔干战爭而签订的伦敦条约中,彻底爆发——
第二次巴尔干战爭,正悄然降临。
......
“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执行已经达成的领土分割协议!”
“关於这个问题,我们塞尔维亚认为有必要重新进行协商,仅此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