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3 / 3)
的外孙女儿,其实也没一个真心想要那样的原生家庭。
好在不用两年,兰珍找了个同样体制内的对象,对方也是农村考出去的,两个人在一起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和和美美,婚后夫妻俩只生了一个女儿。
兰珠却比大姐能折腾,虽然分配到了学校,端上了铁饭碗,但她也没就此消停,看着她妈开了打米机坊,本来也想在青阳镇上开一个的,走访调查了一个月后又放弃了,反而跟人合伙开了个榨油作坊。
这个合伙人成了她的初恋。只可惜这段感情并没有维持太久,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榨油作坊赚到了钱,男的明明是被挣钱刺激出了野心,却嫌这个来钱太少说出去又不够好听,要出去闯**,两人就这么掰了。
这样的事情在公社都引起了热议,一部分人甚至觉得赵兰珠这样就是不干净了,各种贬低打压她妄图“捡便宜”把这个能赚钱的媳妇儿娶进门。
杨妙华拿起扫帚打跑了一个又一个,但风言风语却是无法禁绝的。哪怕再过三十年,都有的是人认为女人谈恋爱就该从一而终,分手了就不好,更别说这年头了。偏偏兰珠以前就是以结婚为前提跟人处对象的,大大方方的,彼此相熟的人家都知道,哪里想到会吹了呢?
不堪其扰的杨妙华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不得不从红旗公社跑到了青阳镇上来躲清静。
不过这事似乎也刺激到了兰珠,本来一气之下她要关闭的榨油坊也没有关,只不过托给了父母管着,而她自己则是埋头努力,考试评职称,愣是调进了县里的小学去。
这本来是不好调的,毕竟是乡镇调县城,是她自己毛遂自荐跑了几次,加上职称也够,教学水平和能力都行,才给自己争取到了这个机会。进了县城小学她也没消停,不上课的时候就在外面摆摊——主要这时候作为内陆山区小县城,大家对学习教育啥的都还没那么卷,不然当老师的除了寒暑假哪有什么空,甚至寒暑假都得去补课去。
直到97年,兰珠都已经26岁了,才终于和对象注册结婚。在这个年代算晚的了,两口子还领了晚婚奖励。丈夫是她摆摊认识的,跟她一样喜欢折腾,婚后两口子在学校附近开了家书店,日子红红火火,很快就在县城买了房,之后也没停止折腾,投资过服装店、开过连锁饭店、跟人合伙办健身房……有赔有赚,但总体还是赚得多,攒到钱两口子就买房,还在省城早早就买了一套房。因为兰珠的原因,夫妻俩也只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就没再生。
十年后,杨妙华在老家新修的房子里庆生,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外孙女外孙子都回来了,还有这些年许多的亲朋好友都赶了回来,已经十五岁的大外孙女拿着照相机架在前面,大家排排站准备拍照。
每个人脸上都是大大的笑容,杨妙华回头看了一眼,脸上的笑容也拉大了。
真好啊,这辈子,大家都要幸福呀!
(全文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