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木器革新(1 / 3)
两天时间,关外府的地就浇完了,许多百姓加入了何伯爵组织的抗旱大军,分赴各地,转战北疆。北疆三省九府一县,都有何伯爵的抗旱大军出现。全北疆的人都看到了河水、井水从低处“飞到”高处,飞到很远的地方。有的土地离水源好几里,相对高度也有十多丈。几个水泵接起来,同样能把水送去。这就是何伯爵的发明!自古以来,水往低处流。何伯爵完全颠覆了人类有史以来的认知。何伯爵就是天,就是神!一架水车,一匹马或一头牛带动,相当于一百人挑水!水泵的出水量小,但是送水高度更大,只要有足够的水管,可以送水上十里,在一定的距离,同样可以相当于一百人挑水!就是近处,至少也相当于三十人挑水!牛马可是只吃草,或者再加些粮食,都不要工钱!而且,要是那么多人围在一处挑水浇地,还要互相影响,造成窝工。
闲暇之余,人们打听何伯爵在关外府的情况。何伯爵的抗旱大军早就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就是没有人打听也要找机会说。关外府还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垦,而且只要是在关外府的百姓,何伯爵都是半价支援浇地。而且,还可以在银行申请贷款,即使户籍没有在关外府,只要有关外府的人当保人,小额贷款很方便,比那些钱庄、当铺好多了,利息低,无抵押。何伯爵计划每个乡都要修一座学校,所有为何伯爵工作的人的子女都是免费上学,自己只负担生活;即使没有为何伯爵做事,学费也低得很。以后何伯爵招收做工的人,首先从学校学习过的人中选。在关外府就是不耕地,也有做不完的工。何伯爵要修路,修工厂,修学校,修水库,十万人都能轻松安排。
等抗旱结束,通向关外府的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除了关外府出来支援抗旱的人回家外,还有许多到关外府寻找生计的人。这一批以建筑工匠为主。他们学到的手艺,一年有一半多的时间排不上用场,哪里有那么多工程来做呀?很多时间闲着,农忙时打短工,全家人都过得紧巴巴的。既然关外府有大量的工程,大家都去做工,只要不闲着,还愁家人养不活吗?好多长年、租种土地的农民都表示,等这一季收获了,大家都到关外府去看看。地主的土地,老子不种了,要交那么多!除了官府的赋,还有地主的租子!以前是缺水,不好找土地种,到了关外府,有何伯爵在,什么都不愁!
这些人的到来,让那些开办饭馆的人发了一笔财。做馒头、大饼的根本忙不过来,熬小米粥的大锅从早到晚没有停过火。还好有部分人带有干粮,不然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那么多人的。即使这样,收钱都来不及。好在这些人淳朴得很,很多把钱放在篮子里,拿了馒头、大饼就走。甚至有人一不小心多放了一两个铜钱,也不好问老板还,更不会自己到篮子里去拿。开玩笑,这里是何伯爵的老家,大家都是来这儿找生计的,要是造成不良影响,被赶出关外府就惨了。客栈也是挤了又挤,没办法,大家都是出门在外,都是来讨生活的,相互忍忍吧!
大家都说何伯爵是神,掐指一算,就指点了发财之路。这不,贷款修的饭馆、客栈,像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还清贷款,还能发财。就有人又到银行去贷款,想再开设一些饭馆、客栈。银行的人告诉他们,何伯爵说的客商还没有来,这些都是被抗旱引来的,不会长远,建议不能增加多少饭馆、客栈了。一些人听劝打消了主意,可一些人却说银行的人不相信他,银行里是不是没钱了。银行早有准备,叫他们在一张《风险告知书》上签字,还想贷款的马上就办手续,然后放款。这样又有部分人退出了,只有少数的人坚持贷款。银行当然就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抗旱还没结束,水车的生产就停了。水车曾一度让欧阳天元兴奋不已。那巨大的利润,让欧阳天元仿佛看到了一条黄金之路。水车的停产,使欧阳天元心痛不已。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