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士农工商(2 / 3)
么人呢?我们不说那些因为科举而爬上去的昏官为非作歹,鱼肉乡民,就是清官又能做什么呢?除了能保持公正外,还能使国家变得更富强吗?还有那些没能当官的秀才、一辈子的童生,他们能做什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在家教学生,在外写对联、状纸之外,大都是靠别人养活。苦读诗书,却靠别人养活,简直就是蛀虫。所以,我认为,传统的科举根本就没有用!既然没有用,还去参加科举做什么?当然,如果他们自己愿意去,我也不会阻挡。只是我的学校现在还不能学习更多的东西,我也不会组织什么资格考试。”
小武接着问:“师父,您的意思是将来还要增加学习的内容,以后可能要组织资格考试?”
“是的,不过短时间内还不行。”
“师父,人们都说士农工商,都把士排在首位。我从近段时间来看,说你不重视士呢?你又大力帮助百姓识字,说你重视士呢?你又认为科举没有用。你能详细说说吗?”小勇问。
“读书识字,学算术,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的。我说科举没有用,是因为科举选拔的人才并不是适合于政务,也根本就没有实际用处。你说大家都说士农工商,难道大家说的就一定对吗?而且这根本不是大家说的,而是一些当权者有意歪曲圣人的意思,然后当权者一代一代的愚民政策造成的。圣人把士放在首位,是要为官执政者指引,协调后面三者。农在第二位,是因为天下的农民最多。然后,才是工人,最后是商人。并不是说士人就比其他人的地位高。按那些人的说法,商人的地位最低。可事实上,商人经商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可以挥霍享受,可以买通官府。这才会有官商勾结。你何曾听到过官民勾结?佛家有言,众生平等。我们不能说佛家的东西都是全对的,但我认为这句话很正确。一个国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兴,无商不富,就是没说无士会怎么样。因为士子之流,根本无法直接创造财富,与民生无直接关系。另外,通常也不会提到兵,因为兵者,凶器也,平时不可出。事实上,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保障,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妄。”
小武问:“师父,那你说,当官的怎样选拔呢?古时候曾经举过孝廉,也没有什么好处。”
“为官者,公正是必须的。一个不公正的当权者,势必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一个人是否公正,不是靠诗词来证明的,而是要靠百姓的眼睛。所以,选拔为官者,要靠百姓来选举。如果一个为官者失去了公正,也要靠百姓把他拉下来。而不是仅凭自律,凭明君、忠臣、清官来指正。可是仅有公正,只是及格。执政者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眼光,要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矛盾,要能跟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当然有些专业性的当官者,还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执政最忌讳的是外行领导内行。你的父亲是军人,你们也想当军神,就必须在军事上懂得行兵布阵,懂得兵法。古来有些朝代,负责的是外行,做事的就分不清是外行还是内行。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监军制度。那些太监根本不懂兵法,反而在军营指手划脚,结果自然是输多赢少。比如户部,如果一个不通计算的人做尚书,者不可能是门门精通。在这个时候,懂得用人是最关键的。”
小勇和小武点点头。
何惜生又问:“我说过,我也不知道会教你们什么。我可以说懂得一些兵法,却根本不懂行兵布阵,就连到底有多少军种我都不太清楚。你们想当军神,要学的就不仅仅是军事。今天我也可以把我知道的告诉你们一些。掌兵者,还要懂一些政治,还要懂百姓的要求。如果执政者不仁,军队可能哗变,你就根本无法控制军队。只有顺应民心的执政者,才可能有顺应民心的军队,才可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兵员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他们可能暂时屈从于执政者的**威之下,甚至昧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