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避灾(2 / 3)
,大家该回去准备的就准备。”皇上也知道郑思勋和冯志之间不对路,一般不会过问。先皇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帝王之术,重在权衡。任何一方坐大,都有可能影响皇权。
散朝后,除了郑思勋,那些二品及以上官员就赶紧回去了。皇上说是巡游,实际就是躲灾。人人都有家人,要是在地震中有所损失,那真是冤枉了。家人跟着皇上出游是不可能的,可以自己去游览啊,去探亲啊,去经商啊,理由多得很,目的就是要转移。那些家产也能带走的尽量带走。还有有亲人在隔雪省的,能通知转移的就通知。信鸽不是家家人都有的。官府除了军队外,各地一般只有巡抚衙门才有信鸽,还是只有跟朝廷联系,没有横向联系。民间就只有那些第一流的大商家有。当然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势力也有。可是现在没有人敢借用别人的信鸽传信。皇上已经同意了封锁消息。通知自己的人不打紧,要是借用别人的信鸽,就会把消息泄露出去,到时要是被治一个泄露朝廷机密,违抗圣旨罪就太不划算了。
郑思勋这时既焦急又得意。急的是他也想早点回家,安排家人和家产转移。得意的是赚钱的机会来了,拉拢人的机会也来了。三品的人出去一半,可是三品人不少。哪些人可以去巡游,完全在自己的权力之中。要想去,可以呀,一个办法是真心投靠我,一个办法是拿钱或其它值钱的东西来。钱还不能太少了,名额只有那么多,你看着办吧!皇上虽然说四品及以下的全部留下,可是皇上出游也需要人保护和服侍啊!这些人是不在留下的范围之内的。不光是官员,还有内宫的太监宫女。有了这些人,以后要想了解内幕消息,在朝廷争权就容易了!要是没有发生地震,或地震对京城没有什么影响,要是华存孝没有出现意外,以后要想扶持登位也太容易了。
郑思勋先把自己的一个心腹确定在巡游名单之内,让他到自己府上传信准备转移,然后就优哉游哉地接见那些渴望出去巡游的人。这一次,他收获了价值近百万的财物,还得到了一批甘心投靠的人,心里美滋滋的。
消息是挡不住的。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亲朋好友,即使被迫留守的官员,也希望自己的家人亲朋能平平安安,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何伯爵说可能要地震的消息。消息越传越变样。到后来,已经变成了地震的地方就在京城,时间就在这几天内。一时间,京城乱成了一团。交易毁约的不少。钱是最容易带走的,也是最方便变成其它东西的。特别是房屋的交易。房产买过手被地震毁坏了就亏得太多了。一些刚买过手的捶胸顿足,或是祈盼不会有地震,即使有地震也不要出现在京城。一些只交了订金的就准备让订金打水漂算了。有的人一方面积极准备转移,一方面大骂何伯爵,你怎么要传出这个消息啊?
京城的马车租赁和骡马交易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价钱一涨再涨,节节攀升,翻了几番。京城南门到规定关门前,一直拥挤不堪。城门也迟迟无法关上。明天皇上出巡,就会清道,一般人就不能随便在这条路上走了。当然,负责的城门官和士兵也凭空在一天之间挣到的钱,超过了以前一年的总收入。
皇宫之内,郑宝儿听说要把华存孝留下之后,“病”了,“病”得很厉害,无法动身。何伯爵说的是隔雪省,可能波及周边地区。何伯爵一向没有说过空话,那么地震的中心基本上不会在京城。皇宫高大坚固,一些小地震是不会出现倒塌的。郑宝儿还想留在京城跟华存孝夜夜温存,不必那么偷偷摸摸,就心甘情愿留下“辅佐”大皇子华存孝了。她还给华存孝捎了信,让华存孝安安心心留下来,赚取民心。
华存孝没资格上朝,白天大都是在外面。或去看那些识字的孩童,或了解府邸的经营情况。华存孝听说自己被勒令留下来之后,也是伤心了一阵子。他以前只是恨冯皇后。裕皇后得失心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