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节帅欲反乎(4 / 4)

加入书签

识喊出自己堂姐闺名,薛蝌怔了怔,不过很快低下头掩饰过去。

等没有事情了,薛蝌转身离开,突然有回来,忍不住道:“节帅何至于此,难道还能缺了节帅一口吃的”

王信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自嘲,“百姓们饿死无数,然后我是个大胖子,这算什么身为三军节帅,不光要与民同乐,也要与民同苦,否则我前头下命令要求军士们自立更生,同甘共苦,自个大鱼大肉,吃的圆饱,岂不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了需知人心有杆秤。”

“人心有杆秤”

薛蝌摇了摇头,大同的百姓和灾民势如水火,都恨不得对方死。

秤在何处

不过自己也劝不住节帅。

第二日。

张云承急匆匆的赶来,愤怒道,“大同城里的粮行今日全都不放米。”

王信眯起眼睛。

百姓们并没有多余的粮食,有多余的粮食就是地主了。

所以缴纳了各项实物税收以及服徭役后,留下一部分种粮和口粮,好一点的年景,也不过是让家里吃好穿好,差一点的年景就要勒紧裤腰带。

江南百姓之所以富裕些,是因为在种田之外还会养蚕织布,靠的是商业,而不是农业。

大周收取白银。

如果大周官府清明,那么这无疑是对经济发展有根本上促进的作用。

所以原时空大明张居正的改革,让一个两百多年积弊难返的帝国,竟然起死回生,并且国力达到了巅峰,成为了西方教廷组织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史》里面的理想国。

但是张居正不懂大明的属性。

无论大明做得多好,但是大明依然是一个反动属性帝国。

那么越是高级属性的玩法,对于反动落后的国家而言,越会造成史无前例的破坏,所以真正聪明的反动属性统治者,都会采取极端保守的治理措施。

大周太上皇采取了白银,结果同样。

官府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养活甚至养肥自己和官吏,便要从百姓手里抢夺更多的钱,折银毫不意外的变成了四比一,而真正治理乡野的是大户,变本加厉的剥削百姓,向官府缴纳少量的白银,却垄断了百姓们手里大部分的粮食。

一边是种地的吃不饱饭。

一边是市场上全部为高价粮。

天灾加上人祸。

“这是逼我杀人啊。”王信喃喃道。

张云承一下子明白节帅想要干什么,当即问道:“节帅要反乎”

动了老百姓,只要官绅不追究,朝廷那边就没事。

可动了官绅,朝廷那边立刻哗然大波。

所以劫掠百姓向来没事,可动了大户,那就是朝廷的反贼。

因为大户就是朝廷。

王信皱起眉头,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向大户动手的原因,大户手里还有粮。

把大户们手里的粮食全部抄出来。

然后所有人一边生产自救,一边了紧裤腰带,严格按照人头发放米粮,这才是能在天灾下挽挽局势的最有利方法,别的法子都不如这个效果好。

这个道理谁不知道

可从古至今,历代朝廷罕有这么干的,足以说明严重性。

而且这种关头造反,以自己手里的几万兵,又没有多余的积蓄,只怕造成更大的灾害与动荡,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如何才能救下更多的灾民呢。

不光是自己的要求,更要考虑节帅府的属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