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决策(3 / 5)

加入书签

p>

实际上大同实力太浅。

非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朝廷,不光成为众矢之的,也步步维艰,曾直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能看得出几人的困惑,不禁感叹,“还是想办法和朝廷缓和一下吧。”

说到这里,众人又沉默了下来。

节帅府在京城最大的势力当然是四大家,既然要缓和,当然需要在朝廷有自己人。

张吉甫虽然拉拢,但是也防着。

平时不说什么,只要敢露头,悄无声息一击毙命,现在就令大同军很难受,不上不下的。

“首先,三十二门红夷大炮一起发威,红夷大炮的威力不是没有见过,只是大家没有见过炮轰城关的威力,但是我有信心。”

大清的红夷大炮,难道比自己的要精良些

大清的红夷大炮可以做到,自己的红夷大炮不说超过,至少也不差吧。

所以王信并不认为办不到。

“其次,我不认为朝廷会彻底翻脸,张吉甫的威胁是威胁,可是他绝不会与我撕破脸,以我对他的了解,他越是如此不留余地,我越不信他会动真格。”

没有七八成的把握,自己怎么会在大同进行改革。

张吉甫要是真这么牛。

又能在天灾人祸下稳定朝纲和军队,又能无视皇帝的奉献把自己逼上绝路,还能搞定辽东各镇.自己都办不到的事,他凭什么可以办到

虽然心里还有疑惑,但是当王信斩钉截铁的说出来后,出于对王信的信任,众人心里轻松了许多,不像刚才压抑。

“既然节帅确定,那么最坏的结果也是和朝廷翻脸,只要能一夜攻破宁武关,属下认为最难的困难就没了,连最困难的麻烦都被解决,后面还会遇到的问题又怕个什么呢。”

汤平越说越有信心,大声道:“在扬州的时候,属下就看这个朝廷不顺眼,朝廷要真不顾大同八十万军民的死活,那属下敢向节帅拍胸脯,五万余将士唯节帅是瞻。”

汤平对节帅的态度绝对没的说。

严中正站了起来,笔直道:“属下认为汤总镇说得对。”

“只要节帅一声令下,军队毫不迟疑。”刘通跟着表态。

大同军虽然很早就成立,但是今日的大同军毫无疑问是节帅一手带出来,节帅的威望之高,没有人怀疑。

“节度府上下没有问题。”

曾直也表态。

虽然不认为是好时机,但表态还是要表的。

属下们的态度,王信没有意外,大同军镇作风优良,与大周外部格格不入,坏处是封闭,好处也是封闭,大家出于自身的认可愿意团结在节帅府。

同时又因为节帅府做派的不同,他们的价值也只能在节帅府体现。

汤平一声令下,军队严格执行。

他不需要向别人孝敬,别人也不需要向他孝敬,所以军队气氛严明,做到令行禁止,但是这一套做法也只能用在大同军镇。

比如辽东军,辽东军同样也能打,但辽东军走的是另外一条家丁路线。

“我可没有说要造反。”王信摇了摇头,“是你们提出来的,又列举出了几条问题,我针对问题作出的解决法子而已。”

众人无语。

合着大家激动半天,节帅闹着玩呢。

曾直松了口气,他太知道大同的家底了,连忙说道,“既然张吉甫虚张声势,想要逼迫我们主动让步,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拒绝,但是可以先与他谈。”

“谈吧。”王信拿出了决定,“慢慢谈。”

京营控制在张吉甫手里,十几万大军,周边还有宣府,蓟州,山西等出的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