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账本会说话,但得有人敢听(3 / 3)

加入书签

指尖能摸到纸面的毛糙。

他翻开凭证,模糊的红章印在“支出单位”栏,油墨晕染,像干涸的血迹。

“三年前村里修卫生所,有笔统筹款。”

肖锋凑近看,红章的“柳河村村委会”几个字,有个“村”字的竖笔缺了半截,和前几天小陈整理的票据上的章一模一样。

“笔迹呢?”他问。

张伯从药箱里摸出张便签,上面是“村级公共服务基金支出明细”,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老魏办公室那个小孙,帮我填过两次慢性病补助表,这字我认得。”他的手指划过便签边缘,纸面微微发潮,“当年你妈帮我讨工资,也是这样,把每笔账都掰扯清楚。”

肖锋把凭证扫描进电脑,在笔记本上写:“张伯(可靠,可用,风险承受力中等)”。

窗外的老槐树沙沙响,叶片摩擦声像低语,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鼓点,一下下敲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后半夜,赵科的密信塞进了村部的门缝。

信纸上只一句话:“省纪委锁定县财政局信息科王某,老魏嫡系。”肖锋摸着信纸边缘的水印,指尖传来微弱的凹凸感,突然笑了——原来不止他在布局。

手机震动时,尾号7371的短信跳出来:“你教会他们算账,下一步是不是要教他们分账?”

肖锋回了条空短信,起身拉开抽屉。

最底层压着张“优秀驻村书记”的推荐表,是今天上午县组织部送来的。

他盯着“肖锋”两个字看了会儿,把表重新压好,转身时膝盖又开始疼,但他没揉——疼着好,疼着清醒。

村部外的路灯忽明忽暗,电流的滋滋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肖锋摸出手机,在村务群发了条消息:“听说县里要评我为‘优秀驻村书记’……”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像无数只手,正撕开某种东西的伪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