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6 / 9)

加入书签

p;朱翊钧欣慰地看着徐阶,一连串夸奖不要钱往外蹦。

    似乎此前折辱老臣的不是他一样。

    他想了想:“徐卿,朕本是打算为你加官,仍旧回松江府养老,但如今,朕却不忍美玉韬光。”

    也就嘴上这么一说罢了,之前他本来是打算给徐阶弄去福建,跟俞大猷看顾市舶司跟海运的事。

    不过如今看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还是留在中枢,以备咨知更好。

    “徐卿,留在京城罢!”

    “此次南直隶办案,你是有功的,不过若是生封三公,恐怕元辅又要说朕将你架在火上烤了。”

    “这样,前太常寺少卿徐璠,也是栋梁之材,荫官罢!搬来京城,也好团聚。”

    “住处也不必担忧,南熏坊的锡蜡胡同处,有间空置的宅邸,朕赐给徐卿。”

    “不过……徐卿毕竟是前首辅,不好授实职,能否委屈一下,到新学府任个山长,正好跟宅邸,都在东华门外,如何?”

    徐阶愕然看着朱翊钧,他还没见过变脸这么快的皇帝!

    不知情的,谁能想到这位圣君,几个月前才勒令自己明正典刑了次子,半个时辰前还一副欲杀之而后快的样子!?

    不过,这种惊讶的情绪,却并不是厌恶,反而油然而生一股赞叹!

    这才是成大事的潜质啊!

    汉高祖发迹之前,参加宴会也不奉礼金,不给就算了,还要门口喊一声“贺万钱”,丢人现眼。

    宋太祖落难时,身无分文,路过瓜棚,坐地就开吃,吃完来一句以后报答你,恬不知耻。

    何等的不要脸?

    但不要脸就对了!

    这可不是市井之辈的厚颜无耻,这是心怀大志,不拘小节!

    皇帝虽然年岁不足,还没有这种英雄胆,却也多少让他看到了一分影子。

    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追上汉宋二祖。

    皇帝这表现,比方才在殿中一番慷慨陈词,还要更令徐阶看好。

    只听朱翊钧继续说道:“往后就留在京城,以备咨知。”

    徐阶这一个愣神的功夫,还未答应,皇帝就直接定了下来,实在让人无言。

    前者叹息一声,恭谨道:“臣遵旨。”

    他明白,今日的表现有些过头了,让皇帝在饶他一命的基础上,还想让他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