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勤劳匪懈,完粹淳庞(2 / 8)

加入书签

; 长此以往,是真没战斗力!

    以文抑武不能这样搞。

    在政治上适当倾斜,不允许入阁、制度上受兵部管辖、言官建在营卫里,这些都没问题,哪怕有瑕疵也可以慢慢优化。

    但专业的事,必须专业的来,同时要赋予其职权范围内正常的权力。

    事关兵事的参政权得给人家啊!

    既然如今王崇古有意对鞑靼兴兵。

    那么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看能不能在廷议三十余席里,腾一个京营总督的位置出来。

    当然,除了拔高武臣地位之外。

    更现实的用途在于,虽然武臣是接受皇帝跟兵部的双重领导,但廷议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

    一旦武臣进了廷议,就能在程序上,让皇帝直接越过兵部,指挥京营!

    这是体制的大改动。

    在礼法上找依据,是不可逾越的第一步。

    马自强对此,同样心如明镜。

    皇帝这一年里,针对京营已经做了不少事了。

    先是启用军阵履历丰富的京营老上司顾寰为总督——比起彰武伯而言,这位几乎是靠着在军中的个人威望指挥兵丁,而不受兵部辖制。

    而后又借着梳理盐政拿回来的银两,专给京营将士补发了饷银——十万将士,就用去了六十余万两!

    此后,更是空置着兵部侍郎协理戎政的位置,将王崇古推入内阁,主导京营轮戍练兵之事。

    如今更是赤裸裸为武人张目,想将顾寰推上廷议。

    正因为马自强明白,才更犹豫不定。

    这种事,为难啊!

    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地上就覆上了薄薄的一层。

    皇帝悠然踱步,走到了屋檐之下。

    马自强跟在皇帝身后,一同避雪。

    二人站定后,马自强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陛下,臣深知陛下广怀天下,并恩文武。”

    “但……术业有专攻,廷议涉及升黜、财赋、礼法、大工、刑鞫,武臣未必能够胜任。”

    这是试探。

    单纯专业的事,都部议完了,上廷议都是各部衙门有交叉的事情。

    兵部也从没见过插手会试考官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