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勤劳匪懈,完粹淳庞(3 / 8)

加入书签

选不是。

    真正要插手这么多事的,只有内阁!

    马自强更多的忧虑,还是在担心皇帝在文武之间的态度,别是像武宗皇帝一样,让武臣影响了大政。

    朱翊钧抖了抖手腕,将有些冷的手揣进了袖子里:“大宗伯言之有理,术业有专攻。”

    “武臣廷议,也只允在军事上参议,除大战、本营升黜、饷银诸事外,余者一概不必上廷。”

    这是给马自强承诺,也是一种表态。

    中枢会议能不能列席都是天大的区别,能参议军事更是不得了的进步。

    当然,到时候自己想的话,总有兵事将顾寰叫到廷议上去的。

    马自强闻言,略微放下心来。

    不过还是有些犹豫。

    他小心翼翼问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便与兵部职权有所交叠了。”

    别看京营名义上归总督管辖。

    但实际上插手的各方多了去了。

    兵部侍郎协理戎政,视阅侍郎视阅京营九边,右都御史督理京营,乃至科道言官视察的时候,说话也比总督好使。

    如今皇帝显然是有意将京营的实际控制权,收回到总督手中。

    武臣想上桌吃饭,骂娘的人必然不会少。

    但马自强这话,朱翊钧自然想过。

    不然他也不会先问马自强有没有礼法上的支持了。

    朱翊钧略微露出一丝不耐烦:“各司其职嘛。”

    “大宗伯不妨先告诉朕,礼制上有没有妨碍?”

    礼制的事情,其实随便找个中书舍人,都能翻出一大堆成例来。

    但方案归方案,更重要的反而是马自强跟礼部的态度——朱翊钧现在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马自强见皇帝脸上已然露出一丝不耐,情知需要决断了。

    他将京营的沿革、兵部的人事、皇帝方才的言语,迅速从脑海中过了一遍。

    片刻后。

    马自强咬了咬牙,下拜道:“陛下,此事自有成例。”

    “国朝之初,多有武臣兼领中枢文职,参决国家大政。”

    “汤和、邓愈便兼为御史大夫,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更是共议军国重事,总中书省、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