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妄下雌黄,南北大防(2 / 9)

加入书签

    或者说,建国以来,每当南北之争摆在台面上,就没有一次是死不够数的。

    远些的洪武三十年丁丑科考,太祖震怒之下,牵连诛杀,鲜血染透皇极殿;

    之后的成祖叔侄之争则更胜一筹,一南一北,可谓真正的举国决战:

    再近一点横跨永乐、洪熙、宣德、正统的南北定都之争,在英宗于正统六年九月正式下诏「定都北京,不称行在」之前,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丧命其中;

    紧随其后的孝庙停罢开中法:

    武庙南巡;

    世庙增税苏、扬、杭;

    乃至隆庆开海,万历整饰漕运。

    桩桩件件,一场场大大小小的南北之争,或明或暗。

    可以说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就是这种要命的事情,此时此刻,重新被皇帝摆上了台面!

    文华殿群臣不住地交换着眼神,不约而同地,再度想起了被地域争斗所支配的恐惧。

    御座上的皇帝似乎觉得殿内群臣还不够人心惶惶,自顾自地感慨:「好一个北朝之君,南朝之民。」

    「朕的子民,竟然也不认朕了。」

    殿内陡然一寂静。

    廷上诸臣,无分南北,无不惊然而惊。

    皇帝明知有人挑拨,还这般口不择言,究竟想卷起多大的杀劫!

    这话几乎没人能接得住,反而是司礼监掌印张宏出面打了个圆场,笑道:「一二贼人摘取标题哗众取宠罢了,到了正文,可无人敢不称子民的。」

    「万岁爷,您往下看第一句便是,清丈,请等等南方的百姓———」

    说着,张宏便往下念了几句。

    什么南北情状不一,清丈于北方无关痛痒,于南方却是重赋加于百姓,不可不慎。

    亦或者是什么南方商业繁茂,无籍之民依靠工坊谋生,不比佃户,其类游荡无业,一旦清查人口,恐怕「南方奴变」就在眼前。

    乃至扯出旧事,说什么南北榜案,凌辱了南境的士人;定都北边,虚耗南境的壮丁;

    盐政、漕运、田赋,几乎放干了南境的髓血,如今还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更有甚者,还有报纸说出,本朝之有如今,全赖南境百姓倾力供养,如此绝非长久之计,今日之北境,便是昔日之努尔干司,精兵简政,不妨早做打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