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风景天慳,金丹根宗(6 / 10)
是老一辈辅臣软实力的冰山一角。
有了学生给的台阶下,殷士儋顺势结束了他的谏诤风骨:“既然如此,臣不在其位,也不便多言,只盼陛下爱养身体。”
他迎上皇帝的目光,终于问起正事:“敢问陛下此番微服兖州,是为探访何事?臣知无不言!”
言语动作皆是一丝不苟,使人只觉其心思纯粹。
朱翊钧闻言,并未直接回答,兀自取出果饼,自食二枚,取二枚赐殷士儋。
待到食物口中入腹,朱翊钧才缓缓开口:“朕先去的曲阜,听了听当地百姓对年初民乱,以及清丈的看法。”
言外之意,是他该探访的已经探访完了,最后才来的济宁。
殷士儋闻言,暗自感慨,这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暗中探访,有几分是对着自己来的?
君臣二人语气轻松,言语之下,却是藏着一分难以察觉的诡谲。
殷士儋心中警惕,面上不显,就事论事道:“百姓愚昧,未必能理解朝廷一片苦心。”
这种事问出口,能得到什么答复根本想都不用想。
都聚众民乱过了,难道还能对朝廷没点意见?
简直赶着趟找不痛快。
朱翊钧不置可否:“当地确是对巡田衙门,乃至朝廷颇有微词。”
楼下正说着的以沈鲤为反派的样板戏,正是这种不满的映射。
“沈巡抚当日应对,已然是滴水不漏了。”殷士儋为沈鲤说了句公道话。
朱翊钧笑了笑,殷士儋这话说的,弄得好像自己为了顺应民意,会问罪沈鲤似的。
他也不避讳,直言道:“百姓不满是人之常情,朕同样问心无愧。”
“朕已经让李长春出面,命曲阜县衙将此事编撰成档案,录入县志了,是非对错,留给天下人说便是。”
镇压民乱,一息六棍这种事,哪有朝廷能避免的。
只要自信没有行差踏错,他也不怕亮出来给天下人看一看——为了国事镇压乱民,那就是他刚刚果决,若是日后变了性情,不惜为一己私欲压制民情,也活该遗臭万年。
殷士儋闻言,不由为之侧目。
“朕又看过了何心隐的义庄,顺道。”
皇帝言语间也自然而然多了几分山东意韵。
殷士儋自然听说过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