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于圣域 - 从困惑到顿悟(3 / 5)

加入书签

——鹏。鹏鸟振翅,其翼并非真实的羽毛血肉,而是由无数闪烁的、代表着“可能性”、“自由”、“无待”道理符文交织而成,当真如“垂天之云”,展开的瞬间,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翱翔于九天之上的“逍遥”意境,轰然扩散!

    陈远起初是困惑的,甚至有一丝失望。“这……这是什么?文学意象?诗歌朗诵?在这种时候,有什么用?”他无法理解,这种看似毫无力量、纯粹精神层面的描绘,如何能对抗那携带着“定义现实”权柄而来的天堂光柱。

    然而,下一刻,他亲眼看到了那“无用之用”的恐怖威力。

    庄子的虚影,似乎并未刻意针对那天堂光柱,他只是继续慵懒地吟诵着: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随着他的吟诵,那由道理符文构成的鹏鸟虚影,带着一种无视一切规矩、一切界限的姿态,悠然挥动垂天之翼,并非攻击,而是……游。

    它就这么悠然自得地,游进了那道凝练的、代表着“绝对定义”的天堂光柱之中!

    奇迹——或者说,逻辑的必然——发生了。

    那原本纯粹、统一、不容丝毫杂质的光柱,在鹏鸟闯入的瞬间,内部结构发生了剧烈的、近乎崩溃的扰动!

    鹏鸟所代表的“无限”与“变化”,本身就是对“绝对”和“唯一”最根本的否定。光柱试图“定义”鹏鸟,将其同化为一个固定的、安分的“天堂生灵”,但它发现,根本无法做到!

    鹏鸟的“大”,是无法被“几千里”定义的,因为它的本质是“无限”,是超越一切尺度的“无待”。光柱的“绝对空间”概念,在“无限”面前失去了意义。

    鹏鸟的“化”(鲲化为鹏),是永恒的“变化”与“超越”,这直接挑战了天堂“永恒不变”的基石。光柱试图固化它,却如同想用手握住流水,徒劳无功。

    鹏鸟的“逍遥游”,是绝对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这与天堂强调的“皈依”与“秩序”截然相反。光柱的“神圣秩序”在“绝对自由”的意境冲击下,开始出现逻辑上的裂纹。

    陈远瞪大了眼睛,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理解并解析这超出他所有知识体系的现象。他看到,在那天堂光柱内部,以鹏鸟游弋的轨迹为核心,硬生生地被“开辟”出了一片区域。这片区域里,空间不再绝对平滑,时间不再趋向永恒,反而出现了微小的涨落、不确定的涟漪、甚至一丝……“可能性”的萌芽!

    就好像一幅绝对纯白的画布上,突然闯入了一滴拥有无限色彩的墨滴,这墨滴并非静止,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衍生,拒绝被画布的“纯白”所定义,反而在这绝对的“唯一色”中,强行开辟出了一片允许其他色彩、其他形态存在的“飞地”!

    “我……我懂了!”陈远猛地一拍操作台,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之前的疲惫和绝望一扫而空,眼中闪烁着顿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