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回京!东宫栽赃通敌罪,朝堂对峙(2 / 5)
三位即刻前往御书房见驾,不得耽搁。”
苏清鸢心里一沉——按礼制,将领解边境之围,应先在大殿接受百官恭贺,再由皇帝召入内殿,如今直接去御书房,还让大理寺官员来接,显然是京里出了变故。
“少卿可知陛下为何急着召见?”苏战不动声色地问道。
少卿眼神闪烁,含糊道:“具体事宜,下官也不知情,只知是太子殿下与皇后娘娘提议,说三位一路辛苦,先见驾复命再歇息。”
“皇后与太子也在宫里?”谢砚追问。
“是,太子殿下与皇后娘娘已在御书房外等候。”
苏清鸢与谢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惕。谢砚悄悄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暖意透过指尖传来:“别慌,有我在。”
三人跟着少卿走进皇宫,宫道两旁的宫灯已亮起,橘色的光映着红墙琉璃瓦,却透着压抑的寂静。御书房外的廊下,萧景渊穿着一身明黄太子袍,正把玩着腰间的玉佩,皇后则站在一旁,手里捏着绣帕,见他们过来,皇后先露出笑容:“清鸢,你可算回来了!女孩子家私自去战场,真是吓死哀家了,还好有谢王公照拂。”
这话看似关切,却暗指她“不守闺训”。苏清鸢淡淡回应:“多谢皇后娘娘关心,女儿只是担心父亲,迫不得已才北上,幸得谢王公相助,未给朝廷添麻烦。”
萧景渊这时走上前,目光落在苏清鸢手里的木匣上,笑着说:“皇妹一路辛苦,想来带了不少北境的见闻吧?正好陛下也想听听黑风关解围的经过,咱们快进去吧。”
刚进御书房,就见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凝重,案上放着一封奏折,旁边还摆着个打开的锦盒,里面似乎是书信。苏战率先躬身行礼:“臣苏战,叩见陛下!黑风关已解,匈奴退至漠北,特来复命!”
皇帝却没像往常一样让他起身,反而拿起案上的锦盒,沉声道:“苏战,你先起来。朕问你,苏清鸢北上期间,是否与匈奴有过接触?”
苏清鸢心里一紧,连忙跪下:“陛下明察!臣女北上只为给父亲送粮草与药品,全程与谢王公同行,从未见过匈奴之人,更无通敌之举!”
“从未通敌?”萧景渊突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折叠的书信,快步走到案前,展开信纸,“皇妹,这是从你随行的物资车里搜出的书信,上面写着‘愿助匈奴打开黑风关城门,共分北境粮草’,落款还是你的名字,你还敢说没有通敌?”
苏清鸢抬眼望去,那信纸是京城“云纹斋”的上等宣纸,字迹模仿得有几分相似,却少了她的笔锋——她自幼练柳体,写“鸢”字时,最后一笔会轻轻上扬,形成一个细小的墨尖;而信上的“鸢”字,笔画僵直,末尾还带着个墨团,显然是模仿者没注意到的细节。
“陛下,这封信是伪造的!”苏清鸢声音清亮,“臣女的笔迹与信上截然不同,陛下可召太医院的林生前来——林医官擅长笔迹鉴定,曾帮大理寺辨过多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