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回京!东宫栽赃通敌罪,朝堂对峙(3 / 5)
伪书,定能证明臣女的清白!”
皇后这时上前一步,柔声劝道:“陛下,清鸢年纪小,或许是被匈奴细作蒙骗,才写下这封信。可通敌事关国体,若不从严查究,恐难服众啊。”她这话看似为苏清鸢开脱,实则坐实了“通敌”的嫌疑,连“蒙骗”都成了默认的“罪名”。
皇帝皱着眉,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显然在权衡。他看向谢砚:“谢砚,你与苏清鸢一同北上,她可有异常之举?”
谢砚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苏小姐北上期间,每日与臣商议解围之策,夜里还帮医兵熬制伤药,从未与陌生人接触。且臣有三证,可证明此信是伪造:其一,苏小姐惯用狼毫笔,写‘北’字时,竖弯钩处会因笔锋停顿,形成一个小墨点,而信上的‘北’字,笔画光滑,无半点停顿,显然是用羊毫笔模仿;其二,臣已查得,太子殿下的贴身太监,三个月前曾在‘墨宝斋’购买十幅苏小姐的临摹字画,还向掌柜询问‘如何模仿笔迹更像’,墨宝斋的账本可作凭证;其三,此信所用墨锭是新制的松烟墨,而信上标注的日期是一个月前,新墨经月后会泛出淡青,旧墨则呈暗褐,陛下只需看墨色便知真伪。”
萧景渊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厉声反驳:“谢砚!你血口喷人!本太子何时派人买过苏清鸢的字画?又何时模仿过她的笔迹?”
“太子殿下是否血口喷人,传墨宝斋掌柜前来对质便知。”谢砚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递给太监,“这是墨宝斋的流水账,上面有太子太监的签字画押,陛下可亲自查验。”
皇帝接过账册,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当看到“太子府太监购苏清鸢字画十幅,银五十两”的记录时,脸色愈发阴沉。他抬头看向萧景渊,眼神里满是失望:“景渊,这账册上的记录,你作何解释?”
萧景渊慌得膝盖一软,差点跪倒在地,声音发颤:“陛下,儿臣……儿臣只是觉得苏清鸢的字好看,才让人买几幅临摹,绝无模仿笔迹之意啊!”
“绝无模仿之意?”苏清鸢趁机开口,从木匣里取出匈奴守将的密信,递向太监,“陛下,这是臣女在黑风关匈奴粮草营搜出的密信,上面有太子殿下的亲笔字迹与私印,写着‘若匈奴能困死苏战,事后赠粮草十万石、兵器五千件’——太子殿下若无心通敌,为何要与匈奴私相授受?”
皇后见势不妙,连忙跪在地上,拉着皇帝的龙袍下摆哭道:“陛下!景渊是储君,怎会做出通敌之事?定是谢砚与苏清鸢联手陷害!他们一个想报母妃之仇,一个想夺镇国公府兵权,才伪造这些证物,求陛下明察啊!”
“皇后娘娘这话,可就错了。”苏战上前一步,语气沉稳,“臣在黑风关俘获一名匈奴将领,他亲眼见过太子派去的使者,还听过使者宣读太子的承诺。臣已将那将领用暗卫护送至京,此刻就在宫门外候着,陛下只需传他进来,便能辨明真伪。”
皇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对太监下令:“传匈奴将领、墨宝斋掌柜、太子贴身太监进殿!再召太医院林生前来,即刻查验书信笔迹!”
太监领命而去,御书房内一片死寂。萧景渊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