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东吴被灭 三分归一统(3 / 6)

加入书签

杜预可任;劳伐吴,须当用之。

炎言:举善荐贤,乃美事也;祜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

祜言:拜官公朝,谢恩私门,祜所不取也。(公私分明也!)言讫而亡。

炎大哭回宫,敕赠太傅、巨平侯。

南州百姓闻羊祜死,罢市而哭,江南守边将士,亦皆哭泣。

襄阳人思祜存日,常游于岘山,遂建庙立碑,四时祭之。

往来人见其碑文者,无不流涕,故名为堕泪碑。

四、终下决心

晋主以羊祜之言,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

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读左丘明《春秋传》,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癖”。

及奉晋主之命,在襄阳抚民养兵,准备伐吴。

此时吴国丁奉、陆抗皆死,吴主皓每宴群臣,皆令沉醉,宴罢之后,各奏过失,有犯者或剥其面,或凿其眼(非人也!),国人大惧。

晋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伐吴,濬疏言:孙皓荒淫凶逆,宜速征伐。若一旦皓死,更立贤主,则强敌也;濬造船七年,日有朽败;濬年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矣,愿炎无失事机。(英雄所见略同!)

晋主览疏,遂与群臣议言:王濬之论,与羊祜暗合,炎意决矣。

侍中王浑奏言:更迟一年以待吴疲,方可成功。

晋主依浑奏,乃降诏止兵莫动(如此无主见乎?),退入后宫,与秘书丞张华围棋消遣。

近臣奏边庭有表到,晋主开视之,乃杜预表也。

表略云:往者,羊祜不博谋于朝臣,而密与炎计,故令朝臣多异同之议。凡事当以利害相校,度此举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止于无功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恐怖,徙都武昌,完修江南诸城,迁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亦无及矣。

晋主览表才罢,张华推却棋枰,敛手奏言:炎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昏庸,民忧国敝。今若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

晋主言:华言洞见利害,炎复何疑。

即出升殿,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引兵十万出江陵;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大将军王浑出横江;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各引兵五万,皆听预调用。

又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浮江东下:水陆兵二十余万,战船数万艘。

又令冠军将军杨济出屯襄阳,节制诸路人马。

五、大胜报捷

早有消息报入东吴,吴主皓大慌,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膝循,计议退兵之策。悌奏言:可令车骑将军伍延为都督,进兵江陵,迎敌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兵拒夏口

等处军马。悌敢为军师,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引兵十万,出兵牛渚,接应诸路军

马。

皓从之,遂令张悌引兵去了。

皓退入后宫,幸臣中常侍岑昏问其故。

皓言:晋兵大至,诸路已有兵迎之;争奈王濬率兵数万,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其锋甚锐:皓因此忧也。

昏言:令王濬之舟,皆为齑粉矣。皓大喜,遂问昏计。

岑昏奏言:可打连环索百余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去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余,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孩童之智!),岂能渡江也?

皓大喜,传令拨匠工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

晋都督杜预,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