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东吴被灭 三分归一统(4 / 6)
出江陵,令牙将周旨:引水手八百人,乘舟暗渡长江,夜袭乐乡,多立旌旗于山林之处,日则放炮擂鼓,夜则各处举火。
旨领命,引众渡江,伏于巴山,次日,杜预领大军水陆并进。
前哨报道:吴主遣伍延出陆路,陆景出水路,孙歆为先锋:三路来迎。
杜预引兵前进,孙歆船早到,两兵初交,杜预便退。
歆引兵上岸,迤逦追时,不到二十里,四面晋兵大至。
吴兵急回,杜预乘势掩杀,吴兵死者不计其数。
孙歆奔到城边,周旨八百军混杂于中,就城上举火。
歆大惊言: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急欲退时,被周旨大喝一声,斩于马下。
陆景在船上,望见江南岸上一片火起,巴山上风飘出一面大旗,上书:“晋镇南大将军杜预”。
陆景大惊,欲上岸逃命,被晋将张尚马到斩之。
伍延见各军皆败,乃弃城走,被伏兵捉住,缚见杜预。
预言:留之无用!叱令武士斩之,遂得江陵。
沅、湘一带,直抵广州诸郡,守令皆望风赍印而降。
预令人持节安抚,秋毫无犯,遂进兵攻武昌,武昌亦降,杜预军威大振,遂大会诸将,共议取建业之策。
胡奋言: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俟来春,更为大举。
预言:昔乐毅济西一战而并强齐;今兵威大振,如破竹之势,皆迎刃而解,无复有着手处也。遂驰檄约会诸将,一齐进兵,攻取建业。
龙骧将军王濬率水兵顺流而下,前哨报:吴人造铁索,沿江横截,又以铁锥置于水中为准备。
濬大笑,遂造大筏数十方,上缚草为人,披甲执杖,立于周围,顺水放下。
吴兵见之,以为活人,望风先走,暗锥着筏,尽提而去,又于筏上作大炬,长十余丈,大十余围,以麻油灌之,但遇铁索,燃炬烧之,须臾皆断。
两路从大江而来,所到之处,无不克胜。
东吴丞相张悌,令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来迎晋兵。
莹谓靓言:上流诸军不作提防,莹料晋军必至此,宜尽力以敌之。若幸得胜,江南自安。今渡江与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
靓言:莹言是也。言未毕,人报晋兵顺流而下,势不可当。
二人大惊,慌来见张悌商议。
靓谓悌言:东吴危矣,何不遁去?悌垂泣言:吴之将亡,贤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无一人死于国难,不亦辱乎!
诸葛靓亦垂泣而去,张悌与沈莹挥兵抵敌,晋兵一齐围之。
周旨首先杀入吴营,张悌独奋力搏战,死于乱军之中。
沈莹被周旨所杀,吴兵四散败走。
晋兵克了牛渚,深入吴境,王濬遣人驰报捷音,晋主炎闻知大喜。
六、一鼓作气完胜
贾充奏言:宜召军还,再作后图。(统一天下对充不利乎?)
张华言:若轻召还,前攻尽废,诚可惜也。
晋主未及应,贾充叱华言:华不省天时地利,欲妄邀功绩,困弊士卒,虽斩华不足以谢天下!(为己私利丢天下之功,当斩也!)
炎言:此是炎意,华但与炎同耳,何必争辩!报杜预驰表到,晋主视表,亦言宜急进兵之意。
晋主遂不复疑,竟下征进之命。
王濬等奉了晋主之命,水陆并进,风雷鼓动,吴人望旗而降。
吴主皓闻之,大惊失色,诸臣告言:北兵日近,江南军民不战而降,将如之何?
皓问:何故不战?众对言:今日之祸,皆岑昏之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