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CK Micro Motor的远征(3 / 6)
> 主要误差源已明确:
安装误差引入的等效加速度计零位偏差(通过内置标定程序补偿后降低gt;65%)
残余温度梯度导致的谐振器微变形(需后续真空封装工艺进一步优化,已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看着这份堪称惊艳的测试报告,周明哲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橙科已经拿出了压箱底的实力。
这对准性能,不仅完全满足阿斯唛下一代euv光刻机的要求,甚至在某些关键指标上实现了超越!
与此同时,由冯国富负责的几项关键准备工作也已完成了。
出口许可:ck-pas 1.0系统(商用型)的设备hs编码已确认非禁运目录,并成功获得了官方签发的《出口许可证》!
运输保障:费60万元,委托航天科工旗下专业公司“辰光”定制的特种碳纤维运输箱已送达橙科。
机械陀螺仪的运输和使用,对环境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这个特种运输箱外尺寸:800x660x620,内尺寸:300x200x150。
看起来跟一个冰箱差不多,但实际容积才有一个小抽屉大小,主要是它的内部极其精密。
容器:三维曲面建模定制的内托体,eva-pe发泡胶完美填充0.1级空隙。
防护:
高阻尼蜂巢板隔离层,可衰减98%外界60hz机械波。
内置恒温恒湿装置,维持23±2c温度及36%±3%湿度环境。
八通道主动减振系统,确保震动控制lt;1.5g。
全箱体防静电处理(导电涂层+内置防静电袋)。
72小时循环变压测试,泄漏率≤0.7pa/。
监测:实时采集280,000组/秒震动波形数据,配备高精度倾斜传感器和温湿度记录仪。
这个定制特种运输箱,最多可容纳八套ck-pas 1.0系统,是陈默专门吩咐过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对橙科的期望。
这次只装两套,空间绰绰有余。
冯厂长除了搞定特种运输箱,还搞定了物流,联系了具备鸥盟特种货物运输资质的dhl空运,提供全程包干服务(含报关、鸥盟免税证明申办等)。
由于货物属于超精密仪器、大件(连同特种箱总重远超21kg),运费按公斤计:飞往荷蓝埃因霍温每公斤1168鸥元!
成本核算(令人窒息):
yt-3.0定子加工费:35.2万
其他材料与组装、测试成本(含损耗):约 57.4万/套 x 2套= 114.8万
特种运输箱:60万
国际空运费(含箱重):17.2万鸥元≈ 140万
硬件总成本(不含软件授权):= 350万
单套ck-pas 1.0硬件成本:350万/ 2 = 175万
迭加京大环境控制模块技术授权成本(20%分成):单套系统基础成本飙升至 175万x1.2 = 210万!
(注:群体校准算法作为橙科核心无形资产,未计入此硬件成本核算)
看到最终的成本数字,周明哲和冯国富厂长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意味着,如果橙科落标了,就要实打实的承担近420万的损失。
不过按阿斯唛400万美刀(约2600万)的竞标底价算,橙科依旧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只不过前期研发和测试投产,橙科承担着巨大的沉没成本风险。
然而,陈默早已
↑返回顶部↑